第110章 第一百一十章
關燈
小
中
大
第110章 第一百一十章
當地警察很快驗屍, 屍檢結果很快就出來了。
安吉拉身中數槍,是流血過多而死,她随身攜帶的首飾和錢財沒有丢失。一名小警員聽說受害者出門前穿了白衣服, 所有人低頭一看這幾乎成黑褐色的裙子,紛紛陷入了沉默。
誰能想到,這原先衣裙的顏色居然是純潔無垢的白。
當地警察積極破案, 努力尋找線索和目擊證人, 可惜走訪調查一無所獲。深夜十點半,附近沒有任何游蕩的目擊者。
70年代沒有道路監控, 兇手沒有留下DNA和指紋,典型的殺了人就跑。
衆人只能通過現場痕跡,先入為主地判斷:這很可能是一起仇殺或者情殺,動機是嫉妒或者報複!他們應該去查受害者的關系網,誰與死者有深仇大恨, 特地埋伏在對方深夜回家的路上,開槍就走。
偶發性作案的概率也有, 這要将受害者的交際圈全部排除一遍——直到不存在可疑對象或者大家都毫無嫌疑動機之後, 才能确定是偶發性作案。
安吉拉的前男友就這樣走入警方的視線,學校舞會結束後,案發時間段他獨自一人,沒有不在場證明。
天降一口黑鍋!
這個同樣十八歲的大男孩, 覺得自己簡直無辜死了,他拼命向警方證明:“我跟安吉拉是和平分手, 我沒有蓄意報複她, 我家裏也沒有這九毫米口徑的手-槍, 我是無辜的,我沒有殺人……”
“我們不會冤枉任何一個無辜的人, 不過在此之前,請配合我們調查,我們要檢查你手掌是否有硝煙反應。”警員們彬彬有禮,把人帶回了警察局。
警方還在調查這起案子。
這是正常的流程。
偏偏與此同時,一周後,在距離猶卡斯城28公裏的一個郊區,命案再度發生了。
這一天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日子,家中大兒子報了警,他語無倫次地說:“我回家,喊着我母親的名字,可家裏沒有任何動靜,門扉掩蓋着,沒有電視機的聲音,這種寂靜讓我感覺毛骨悚然,我意識到有什麽不對勁,結果一進門……”
他看到了自己畢生難忘的場景,滿地的鮮血和父母的屍體。他尖叫着跑出去,驅車去了警察局。
警察趕來時,瞳孔都震驚了。
眼前的景象足夠讓負責此案的當地警察留下一輩子陰影,他們面色凝重:一對六十歲的老夫妻死在家中,他們雙雙被吊在房梁之上,像是跷跷板般維持平衡。其中女主人腹部甚至中了數槍,流了一地的血。
牆上有一個用鮮血留下的五角星。
兇手的手法多麽殘忍!
所有人都不敢想象,當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麽?
警察十分重視這起慘案,他們在現場找證據,努力想要找到腳印。他們發現了,室內的財物沒有丢失,也沒有翻箱倒櫃的痕跡,名牌手表、錢包等貴重物品更沒有遺失,這說明兇手的動機不為錢。
室內完好沒有搏鬥的跡象,沒有破門而入的痕跡,警方大膽猜測:兇手難道是正大光明進來的?受害者為對方開了門,難道是熟人作案或者僞裝了身份?他用兇器脅迫了受害人?
沒有上帝視角的1973年,警方推測案發現場的情況竟八九不離十,僅有一點出入,那就是兇手的想法。
江雪律看到了。
一身黑袍的年輕男人,他驅車來到這裏,彬彬有禮地敲響了房門,“我路過這裏,天色太黑了,我一不小心迷路了,你們能給我一杯水嗎?”
好心的老夫妻見他眉清目秀,溫柔地說了一句:“噢當然可以,我的孩子跟你年齡一般大,快進來吧。我們這附近确實太黑了,你今夜如果沒有能夠入住的地方,也可以在我們家歇息一晚。”
年輕男人就這樣被放進來了,沒有任何搏鬥,也省去了破門而入的力氣。
他看了一眼牆上的全家福照片,眯起眼睛縫,意味不明地笑了笑:“那您的孩子什麽時候回來呢?”
該怎麽形容那一瞬間變化眼神,男人視線一寸寸地打量照片,如捕食者找到了最完美的獵物。
“大概還有三個小時。”老婦人絕對想不到,她這句話成了将他們夫妻二人送上絕路的催命符。一支槍指向她和丈夫。
“小夥子,你要做什麽?”老婦人大吃一驚,心底慢慢升騰起一種寒意,很難猜測她這一刻心裏在想什麽,也許是後悔自己的一時心軟。誰能想到,她好心想給一個迷路者幫助,這面容清秀的青年居然是一個心懷歹的意惡魔,他們夫妻倆還熱情地将對方引入室內。
“請你不要動手,你想要什麽,我們的錢都能給你。”夫妻倆渾身抖如篩糠。
“我不要錢,我對錢不感興趣。”男人微微一笑,他只為殺人而來。
三個小時啊,足夠他玩一場游戲了。
男人拿出随身攜帶的剪刀,咔嚓一聲剪斷了電話線,也是徹底截斷了老夫妻報警的最後一點信念。
男人發現,距離第一起案子才過去七天,他就享受這種強大的刺激,殺戮帶給他快樂,如果不殺人他生活就缺了幾分刺激。警察沒有猜測到的一點是,通過擺在牆上的全家福,兇手知道了,這個家共有三人組成。
兇手還漫不經心地想了想,如果一個不巧,那個家中的兒子提前回家,那就順便送對方上路。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。
可惜他等了三個半小時,對方居然遲到了。
守株待兔落空讓男人心情不滿,他朝牆上連發數槍,将全家福相框打得粉碎。破碎的玻璃相框,似乎也預示着這個家從今往後千瘡百孔、支離破碎。
家中的大兒子,一個僥幸逃過一劫的幸運兒,他看似幸運,躲過了死神的鐮刀,可餘生他要在父母慘死的陰影下活着。
随着第二名、第三名受害者死亡,一個連環殺手,由此誕生了。他在猶卡斯城深夜神出鬼沒,帶給了這座城市無限的恐怖。
這兩起兇殺案立刻上了當地所有報紙的頭條,一時之間,人人恐慌。
不過警察并沒有把安吉拉和老夫妻兩個案子并在一起,江雪律一開始不明白為什麽,直到他發現,在那個沒有互聯網的年代,兩地距離28公裏,屬于兩個完全不同的警察局管轄。兩地警察局之間信息交流不暢,警員們積極破案,完全沒想到是同一個兇手所為。
慘案的發生,當地警察局調動了所有警力,想把兇手緝拿歸案,可是半個月過去了,案情依然毫無進展,案發在深夜,沒有目擊證人,沒有嫌疑人的任何蹤跡。
警方連一個可疑目标都沒有鎖定。
直到第三起案子、第四起案子、第五起發生,警方才意識到了不對勁,這段時間猶卡斯城的命案好像太多了?
他們才開始猜測,這些案子是否是同一人所為?這是一起徹頭徹尾的連環謀殺案,他們的城市裏出現了一個連環殺手。
這個猜測在四十年前令所有警察深吸了一口氣,徹底推翻了之前漫無目的的尋找。
警方連夜開分析會,讨論這究竟是一起連環謀殺案嗎?未來的人很容易說這當然是!可在當時,确認連環殺案是一件很嚴格的事,一旦犯罪側寫錯誤,就會誤導所有方向。
仔細推敲之後,衆人發現,這多起案子都有共同點:一是深夜作案,二是兇手在現場都會留下一個倒置五角星,這是撒旦的意義。
可大家轉眼又想,怎麽可能呢?
連環殺手都有自己的特殊癖好,這些日子發生在猶卡斯城的命案,受害者性別年齡類型并不一致,不符合一般連環謀殺案的特點。
一些連環殺手仇視女性,他只會對落單的女性下手,譬如大名鼎鼎的開膛手傑克,他在混亂的白教堂地區,接連殺害了五名疑似性工作者的女性,從選擇上來看,他打從心底對女性和特殊職業者有着深深的仇恨,不惜開膛破肚挖出內髒和子宮。
連環殺手使用的殺人手法,一般也較為固定,要麽用刀要麽槍。
偏偏這起案子的兇手很特別,他所選擇的受害者有男有女,年齡也不一致,上到六十歲的老人,下到七八歲的兒童。警方簡直不敢想象,如果真是同一個人所為,那對方的“獵殺範圍”未免也太廣了,男女老少不拘,似乎是機緣巧合遇到誰,誰就成了那個不幸被他選中的幸運兒!
主打一個随心所欲,不拘一格。
對方在殺人方式的選擇上也是千奇百怪,使用過槍、用過刀具、木棍,有時直接赤手空拳去扼喉。
對方的偏好到底是什麽?完全無法捉摸!
警方內部,FBI犯罪心理專家在側寫時也無比的謹慎,最後得出一個結論:“這次罪犯跟以往不一樣,從未見過此種類型的兇手,我們不能用一般的邏輯去理解……”
後來長達四十年的落空,警察們知道了。
這果然不是一般的兇手。
在那個年代沒有道路監控,DNA技術不成熟,全靠血型、指紋和現場痕檢,警方的破案基本流程:挖掘現場細節,努力推理分析,派出人手走訪調查,尋找目擊者。根據目擊者的證詞,再去追蹤嫌疑人軌跡。如果沒有嫌疑人蹤跡,那就請聯邦調查局的專家針對現場進行一場犯罪側寫,描繪出嫌疑人畫像。
如果有必要的話,警方還會向報紙和電視披露案件細節,希望有人能積極提供線索。
最理想的破案狀态是什麽?
案子發生了,一路追查真兇,就算情況再艱難或者偶爾陷入迷局,也很快能夠峰回路轉、水落石出。
可人世間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,遺憾總會發生,兇手捉摸不定的犯案方式,讓警方無法摸清楚規律,對方下一個要殺男人還是女人?對方要在哪個地區殺人?
案子完全陷入了焦灼的瓶頸。
兇手卻還肆無忌憚,接下來三個月內,接二連三地殺人,仿佛狩獵一般,每一次都滿載而歸,給現場留下一具鮮血淋漓的屍體。
媒體終于知道了連環命案的發生,整座城市人心惶惶,滿城風雨之中,人人都在害怕,他們給這個連環殺手取了一個外號“猶卡斯噩夢”,意思是兇手如惡魔一般給這座城市帶來了恐怖,他的行為如噩夢般纏繞所有市民的心。
到了1973年的7月,對方憑借一己之力,将整座城市變成了空蕩蕩的鬼城。每到夜幕降臨,街上除了巡邏的警察,根本沒有人敢在街上散步。
許多人下班之後,會盡快趕回家中,第一時間把門窗鎖好。即使門窗鎖好,夜晚也不敢安然入睡,生怕一個閉眼,就是徹底的永眠。
這便是一個瘋狂的連環殺手,帶給世人的陰影。民衆這一系列提心吊膽努力自保的舉動,無疑如同一個最響亮的巴掌,扇在所有當地警察臉上:因為他們至今沒有鎖定任何嫌疑人,只有幾個目擊者證詞拼湊出了:看不見臉的年輕男人、黑色長袍、開雪佛蘭車。
這些證詞顯然還不夠!
這犯下無數起滔天命案的兇手到底是誰?
警察們心底發出憤怒的吶喊。他們夜以繼日地巡邏,不眠不休地查案,想要找到可疑人員,可惜都一無所獲。在最接近的一次,警察欣喜若狂,幾乎感覺自己要摸清楚規律了,就差一步,他們就能抓到兇手時——
兇手消失了。
沒錯,兇手不再作案了,他宛若人間蒸發一般,此後沉寂四十年,再也沒有出現了。
他這一收手,讓這座城市能夠喘口氣,卻給了警方一個致命一擊:對方不出現,他們怎麽抓人?
此後四十年,兇手到底是誰?對方的手段到底是多高超,讓他能夠長期逃離警方抓捕?快半個世紀過去了,在我們有生之年警察還能找到兇手嗎?兇手是否已經死亡?
這些疑問貫穿在所有人的心頭。
這便是上個世紀發生在國外的一系列案件,江雪律緩緩地合上文件夾,從胸口緩緩吐出一口憋悶許久的氣。
他抽出一張紙和一支筆,正欲落筆,停頓了一下,他仔細看了一下紙的背面不是數學卷子,是一張完全空白的紙後,他才閉目凝神片刻,開始作畫——他在畫兇手的樣子。
兇手四十年前的樣子、兇手四十年後的樣子、兇手的家……
本站無彈出廣告,永久域名( xbanxia.com )
當地警察很快驗屍, 屍檢結果很快就出來了。
安吉拉身中數槍,是流血過多而死,她随身攜帶的首飾和錢財沒有丢失。一名小警員聽說受害者出門前穿了白衣服, 所有人低頭一看這幾乎成黑褐色的裙子,紛紛陷入了沉默。
誰能想到,這原先衣裙的顏色居然是純潔無垢的白。
當地警察積極破案, 努力尋找線索和目擊證人, 可惜走訪調查一無所獲。深夜十點半,附近沒有任何游蕩的目擊者。
70年代沒有道路監控, 兇手沒有留下DNA和指紋,典型的殺了人就跑。
衆人只能通過現場痕跡,先入為主地判斷:這很可能是一起仇殺或者情殺,動機是嫉妒或者報複!他們應該去查受害者的關系網,誰與死者有深仇大恨, 特地埋伏在對方深夜回家的路上,開槍就走。
偶發性作案的概率也有, 這要将受害者的交際圈全部排除一遍——直到不存在可疑對象或者大家都毫無嫌疑動機之後, 才能确定是偶發性作案。
安吉拉的前男友就這樣走入警方的視線,學校舞會結束後,案發時間段他獨自一人,沒有不在場證明。
天降一口黑鍋!
這個同樣十八歲的大男孩, 覺得自己簡直無辜死了,他拼命向警方證明:“我跟安吉拉是和平分手, 我沒有蓄意報複她, 我家裏也沒有這九毫米口徑的手-槍, 我是無辜的,我沒有殺人……”
“我們不會冤枉任何一個無辜的人, 不過在此之前,請配合我們調查,我們要檢查你手掌是否有硝煙反應。”警員們彬彬有禮,把人帶回了警察局。
警方還在調查這起案子。
這是正常的流程。
偏偏與此同時,一周後,在距離猶卡斯城28公裏的一個郊區,命案再度發生了。
這一天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日子,家中大兒子報了警,他語無倫次地說:“我回家,喊着我母親的名字,可家裏沒有任何動靜,門扉掩蓋着,沒有電視機的聲音,這種寂靜讓我感覺毛骨悚然,我意識到有什麽不對勁,結果一進門……”
他看到了自己畢生難忘的場景,滿地的鮮血和父母的屍體。他尖叫着跑出去,驅車去了警察局。
警察趕來時,瞳孔都震驚了。
眼前的景象足夠讓負責此案的當地警察留下一輩子陰影,他們面色凝重:一對六十歲的老夫妻死在家中,他們雙雙被吊在房梁之上,像是跷跷板般維持平衡。其中女主人腹部甚至中了數槍,流了一地的血。
牆上有一個用鮮血留下的五角星。
兇手的手法多麽殘忍!
所有人都不敢想象,當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麽?
警察十分重視這起慘案,他們在現場找證據,努力想要找到腳印。他們發現了,室內的財物沒有丢失,也沒有翻箱倒櫃的痕跡,名牌手表、錢包等貴重物品更沒有遺失,這說明兇手的動機不為錢。
室內完好沒有搏鬥的跡象,沒有破門而入的痕跡,警方大膽猜測:兇手難道是正大光明進來的?受害者為對方開了門,難道是熟人作案或者僞裝了身份?他用兇器脅迫了受害人?
沒有上帝視角的1973年,警方推測案發現場的情況竟八九不離十,僅有一點出入,那就是兇手的想法。
江雪律看到了。
一身黑袍的年輕男人,他驅車來到這裏,彬彬有禮地敲響了房門,“我路過這裏,天色太黑了,我一不小心迷路了,你們能給我一杯水嗎?”
好心的老夫妻見他眉清目秀,溫柔地說了一句:“噢當然可以,我的孩子跟你年齡一般大,快進來吧。我們這附近确實太黑了,你今夜如果沒有能夠入住的地方,也可以在我們家歇息一晚。”
年輕男人就這樣被放進來了,沒有任何搏鬥,也省去了破門而入的力氣。
他看了一眼牆上的全家福照片,眯起眼睛縫,意味不明地笑了笑:“那您的孩子什麽時候回來呢?”
該怎麽形容那一瞬間變化眼神,男人視線一寸寸地打量照片,如捕食者找到了最完美的獵物。
“大概還有三個小時。”老婦人絕對想不到,她這句話成了将他們夫妻二人送上絕路的催命符。一支槍指向她和丈夫。
“小夥子,你要做什麽?”老婦人大吃一驚,心底慢慢升騰起一種寒意,很難猜測她這一刻心裏在想什麽,也許是後悔自己的一時心軟。誰能想到,她好心想給一個迷路者幫助,這面容清秀的青年居然是一個心懷歹的意惡魔,他們夫妻倆還熱情地将對方引入室內。
“請你不要動手,你想要什麽,我們的錢都能給你。”夫妻倆渾身抖如篩糠。
“我不要錢,我對錢不感興趣。”男人微微一笑,他只為殺人而來。
三個小時啊,足夠他玩一場游戲了。
男人拿出随身攜帶的剪刀,咔嚓一聲剪斷了電話線,也是徹底截斷了老夫妻報警的最後一點信念。
男人發現,距離第一起案子才過去七天,他就享受這種強大的刺激,殺戮帶給他快樂,如果不殺人他生活就缺了幾分刺激。警察沒有猜測到的一點是,通過擺在牆上的全家福,兇手知道了,這個家共有三人組成。
兇手還漫不經心地想了想,如果一個不巧,那個家中的兒子提前回家,那就順便送對方上路。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。
可惜他等了三個半小時,對方居然遲到了。
守株待兔落空讓男人心情不滿,他朝牆上連發數槍,将全家福相框打得粉碎。破碎的玻璃相框,似乎也預示着這個家從今往後千瘡百孔、支離破碎。
家中的大兒子,一個僥幸逃過一劫的幸運兒,他看似幸運,躲過了死神的鐮刀,可餘生他要在父母慘死的陰影下活着。
随着第二名、第三名受害者死亡,一個連環殺手,由此誕生了。他在猶卡斯城深夜神出鬼沒,帶給了這座城市無限的恐怖。
這兩起兇殺案立刻上了當地所有報紙的頭條,一時之間,人人恐慌。
不過警察并沒有把安吉拉和老夫妻兩個案子并在一起,江雪律一開始不明白為什麽,直到他發現,在那個沒有互聯網的年代,兩地距離28公裏,屬于兩個完全不同的警察局管轄。兩地警察局之間信息交流不暢,警員們積極破案,完全沒想到是同一個兇手所為。
慘案的發生,當地警察局調動了所有警力,想把兇手緝拿歸案,可是半個月過去了,案情依然毫無進展,案發在深夜,沒有目擊證人,沒有嫌疑人的任何蹤跡。
警方連一個可疑目标都沒有鎖定。
直到第三起案子、第四起案子、第五起發生,警方才意識到了不對勁,這段時間猶卡斯城的命案好像太多了?
他們才開始猜測,這些案子是否是同一人所為?這是一起徹頭徹尾的連環謀殺案,他們的城市裏出現了一個連環殺手。
這個猜測在四十年前令所有警察深吸了一口氣,徹底推翻了之前漫無目的的尋找。
警方連夜開分析會,讨論這究竟是一起連環謀殺案嗎?未來的人很容易說這當然是!可在當時,确認連環殺案是一件很嚴格的事,一旦犯罪側寫錯誤,就會誤導所有方向。
仔細推敲之後,衆人發現,這多起案子都有共同點:一是深夜作案,二是兇手在現場都會留下一個倒置五角星,這是撒旦的意義。
可大家轉眼又想,怎麽可能呢?
連環殺手都有自己的特殊癖好,這些日子發生在猶卡斯城的命案,受害者性別年齡類型并不一致,不符合一般連環謀殺案的特點。
一些連環殺手仇視女性,他只會對落單的女性下手,譬如大名鼎鼎的開膛手傑克,他在混亂的白教堂地區,接連殺害了五名疑似性工作者的女性,從選擇上來看,他打從心底對女性和特殊職業者有着深深的仇恨,不惜開膛破肚挖出內髒和子宮。
連環殺手使用的殺人手法,一般也較為固定,要麽用刀要麽槍。
偏偏這起案子的兇手很特別,他所選擇的受害者有男有女,年齡也不一致,上到六十歲的老人,下到七八歲的兒童。警方簡直不敢想象,如果真是同一個人所為,那對方的“獵殺範圍”未免也太廣了,男女老少不拘,似乎是機緣巧合遇到誰,誰就成了那個不幸被他選中的幸運兒!
主打一個随心所欲,不拘一格。
對方在殺人方式的選擇上也是千奇百怪,使用過槍、用過刀具、木棍,有時直接赤手空拳去扼喉。
對方的偏好到底是什麽?完全無法捉摸!
警方內部,FBI犯罪心理專家在側寫時也無比的謹慎,最後得出一個結論:“這次罪犯跟以往不一樣,從未見過此種類型的兇手,我們不能用一般的邏輯去理解……”
後來長達四十年的落空,警察們知道了。
這果然不是一般的兇手。
在那個年代沒有道路監控,DNA技術不成熟,全靠血型、指紋和現場痕檢,警方的破案基本流程:挖掘現場細節,努力推理分析,派出人手走訪調查,尋找目擊者。根據目擊者的證詞,再去追蹤嫌疑人軌跡。如果沒有嫌疑人蹤跡,那就請聯邦調查局的專家針對現場進行一場犯罪側寫,描繪出嫌疑人畫像。
如果有必要的話,警方還會向報紙和電視披露案件細節,希望有人能積極提供線索。
最理想的破案狀态是什麽?
案子發生了,一路追查真兇,就算情況再艱難或者偶爾陷入迷局,也很快能夠峰回路轉、水落石出。
可人世間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,遺憾總會發生,兇手捉摸不定的犯案方式,讓警方無法摸清楚規律,對方下一個要殺男人還是女人?對方要在哪個地區殺人?
案子完全陷入了焦灼的瓶頸。
兇手卻還肆無忌憚,接下來三個月內,接二連三地殺人,仿佛狩獵一般,每一次都滿載而歸,給現場留下一具鮮血淋漓的屍體。
媒體終于知道了連環命案的發生,整座城市人心惶惶,滿城風雨之中,人人都在害怕,他們給這個連環殺手取了一個外號“猶卡斯噩夢”,意思是兇手如惡魔一般給這座城市帶來了恐怖,他的行為如噩夢般纏繞所有市民的心。
到了1973年的7月,對方憑借一己之力,将整座城市變成了空蕩蕩的鬼城。每到夜幕降臨,街上除了巡邏的警察,根本沒有人敢在街上散步。
許多人下班之後,會盡快趕回家中,第一時間把門窗鎖好。即使門窗鎖好,夜晚也不敢安然入睡,生怕一個閉眼,就是徹底的永眠。
這便是一個瘋狂的連環殺手,帶給世人的陰影。民衆這一系列提心吊膽努力自保的舉動,無疑如同一個最響亮的巴掌,扇在所有當地警察臉上:因為他們至今沒有鎖定任何嫌疑人,只有幾個目擊者證詞拼湊出了:看不見臉的年輕男人、黑色長袍、開雪佛蘭車。
這些證詞顯然還不夠!
這犯下無數起滔天命案的兇手到底是誰?
警察們心底發出憤怒的吶喊。他們夜以繼日地巡邏,不眠不休地查案,想要找到可疑人員,可惜都一無所獲。在最接近的一次,警察欣喜若狂,幾乎感覺自己要摸清楚規律了,就差一步,他們就能抓到兇手時——
兇手消失了。
沒錯,兇手不再作案了,他宛若人間蒸發一般,此後沉寂四十年,再也沒有出現了。
他這一收手,讓這座城市能夠喘口氣,卻給了警方一個致命一擊:對方不出現,他們怎麽抓人?
此後四十年,兇手到底是誰?對方的手段到底是多高超,讓他能夠長期逃離警方抓捕?快半個世紀過去了,在我們有生之年警察還能找到兇手嗎?兇手是否已經死亡?
這些疑問貫穿在所有人的心頭。
這便是上個世紀發生在國外的一系列案件,江雪律緩緩地合上文件夾,從胸口緩緩吐出一口憋悶許久的氣。
他抽出一張紙和一支筆,正欲落筆,停頓了一下,他仔細看了一下紙的背面不是數學卷子,是一張完全空白的紙後,他才閉目凝神片刻,開始作畫——他在畫兇手的樣子。
兇手四十年前的樣子、兇手四十年後的樣子、兇手的家……
本站無彈出廣告,永久域名( xbanxia.com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