蜂虿其二
關燈
小
中
大
蜂虿其二
陶臻回到自己帳中,叫來親信戚善。
“你是我從家中帶來的。”
陶臻坐在炭盆前烤火,順手拿火鉗扒拉裏頭煨着的紅薯,該是熟了。他把紅薯夾出來放在一邊,道:“我與你不單是主仆,更有一起長大的情誼。我到軍中來掙功名,把你留在家裏原本也無不妥,只是我素知你愛讀兵書,每每與你談論軍事,你也頗有見解。大丈夫當有淩雲之志,得個‘忠仆’之名而終,難道就是你的全部志向嗎?”
戚善一撩衣擺,跪下道:“倘若公子見憐,許我立身揚名,善萬死不辭!”
他的回答不出陶臻所料。陶臻示意他起身,道:“眼下正有千載難逢的好機會,你若做得成,将來大将軍面前,定有你的一席之地。此事也非得你來做不可。”
戚善道:“請公子示下。”
陶臻陰沉道:“祈順區區一個奴才,狗仗人勢,踩在衆将臉上羞辱大将軍,他若是活着離開欽州,豈非叫天下人笑話白馬軍中竟無一血性男兒?然而若是營中将領動手,只怕連累大将軍。但你不同,你本白衣,不曾受到大将軍的提拔,你做的任何事都怪不到大将軍身上。”
更有一重好處便是,若是九王非要把事情鬧大,那麽他們也可以舍出戚善,不至于犧牲軍中任何一個将軍。
此事二人心照不宣,戚善認真聽着,點了點頭。
陶臻摸了摸右臂,道:“我今日受了些傷。明日我會稱病,向文将軍舉薦你,讓你暫代我的先鋒之職。你由一介白衣一躍而為先鋒,必不得軍心。如此,你可揚刀立威。若有人酒醉,駕駛車馬闖入軍營,該當如何?”
戚善眼中劃過精光,他嘴角迅速一揚,擲地有聲道:“當斬!”
次日,文肅準了陶臻的請求,許他歇息十日,由戚善暫代先鋒。戚善此前也只不過是陶臻的随從,并無官職傍身,人微則言輕,軍心不附也是情理之中,士卒對他的軍令多是懶散應付。文肅又密令幾個親兵帶上酒肉去了祈順帳中,極盡奉承拍馬,把祈順哄得不知天高地厚,喝得雲裏霧裏,被人扶上了馬車也渾然不覺。
祈順抱着酒壇子道:“我們,我們去哪裏?啊?”
親兵皮笑肉不笑,道:“祈大人,我們回京了。”
“哦,哦,好,回京,回京......”祈順往馬車壁上一歪,不動了。
親兵下了車,在馬屁股上狠狠甩了一鞭子,馬吃痛,嘶鳴一聲就開始在軍營中狂奔,撞翻好幾個火竈,士卒四散躲避。
扈振最先聞聲趕來,厲聲道:“還不快攔住馬車!”
幾個士卒這才跑過來拽住馬缰繩,馬車緩緩停下。
扈振指着馬車道:“車上何人?滾下來!”
無人應答,士卒打開車門,拽出祈順,扔在地上。
祈順還抱着酒壇子,酒潑了他一臉,他這才抹抹臉,大着舌頭道:“誰,誰啊,誰如此大膽!當心我禀報九王,要你們好看!”
扈振冷笑道:“奴才,你睜開眼看看,這裏是誰的軍營!”
戚善此時姍姍來遲,停在祈順面前。身後士卒提了桶水,兜頭兜腦把祈順澆了個濕透,祈順大叫一聲,酒立時醒了七分。
戚善垂眸看看他,道:“軍中不馳。即便是諸位将軍,也必須在鹿砦門前下馬步行。此人違犯軍令,拖下去,斬。”
“是!”
祈順心知自己闖了大禍,也來不及細想前因後果,掙紮着爬起來道:“你豈敢斬我!我是九王親信!”
戚善面無表情,一字一頓道:“我是大軍先鋒!”
祈順慘叫着被拖走,咔嚓一聲,士卒拎着人頭回來,跪地道:“禀将軍,祈順首級在此!”
戚善道:“傳示三軍,以儆效尤。”
“祈順違犯軍令,奉先鋒之命斬首,衆軍引以為戒——”
聽着外頭一遍遍的喊聲,扈振咬了一口烤紅薯,道:“戚先鋒立威立得好啊。三軍悚然,謹遵軍令,更是替我等出了口惡氣。”
陶臻剝着紅薯,笑道:“九王的恩旨求得沒有錯處,我們殺祈順殺得也沒有錯處。左不過是新先鋒要立威,依照軍法,合情合理,無關報複。九王若想借此參大将軍一本,想來陛下也不會怪罪。”
扈振道:“此事是否修書禀明大将軍?”
陶臻道:“文将軍應該已經寫了。”
扈振看他一眼,點點頭道:“也是。你有傷在身,該好好養着。”他說着伸手道:“再給我兩個,我帶回去吃。”
扈振走後,陶臻慢悠悠吃完一個紅薯,擦了擦手,磨墨提筆,給難訓寫了封信。寫好後,他喚進一個士卒,遞給他道:“送去展州刺史府,交給大将軍。”
“是。”士卒頓了頓,見陶臻沒有給他出營令牌的意思,只得又問,“将軍,那令牌......”
陶臻道:“哦,我這兒沒有,你去找文将軍要,就說我讓你送信。”
“是。”
文肅沒給令牌,他把陶臻的信和自己的放在一起,都叫同一個士卒去送了。陶臻知道後點了點頭,道:“這樣也好,你且去歇息吧。”
他們的明争暗鬥,單純的小兵完全看不懂,他只是慶幸于自己免了一份苦差事。
*
狐蠻蠻決定今晚就走。
他和兔子說起此事,清楚看見兔子的表情如遭雷擊,眼圈一下都紅透了。果然,它已經舍不得走了,這也在狐蠻蠻的預料之內。傅光雖然射傷了它,但那幾日趕路,傅光也是日日把兔子揣在懷裏,親自給它鋪床換藥,沒事兒就給兔子梳毛,菜葉子也是洗幹淨了一片片擦幹才喂。
狐蠻蠻默默嘆了口氣,心道兔子本來就不是什麽值錢的兔子,難怪這麽容易就讓人把心勾走了。
也罷,那就讓兔子留下好了,他自己上西域去。
狐蠻蠻糾結了一天,最終還是決定去和難訓告個別。這幾日相處下來,狐蠻蠻相信難訓不會把他強留在此。至于失約......狐蠻蠻也只能真誠地道個歉了。
來到難訓房中,燈火仍然亮着。難訓這兩天為着煤礦的事都沒怎麽休息好,晚上還要點着燈寫開采計劃,這樣才好呈奏折給皇帝。他着實太累了。
狐蠻蠻跳到窗臺上,從窗縫裏看了他一會兒,看見難訓披衣坐着,側臉優越的輪廓被燈光照得柔和了一些,再配上額角一點沒有梳攏的碎發,使得難訓看上去像個翩翩世家公子,讓人忍不住親近。
狐蠻蠻一時看得入了迷。
難訓和他想象中的一般無二,分明是戰場上殺神一般的存在,可私底下又像變了一個人,真是分不清哪個才是真正的他了。
難訓像是感知到了什麽,一下擡頭看了過來,正好對上狐蠻蠻的視線。狐蠻蠻也不害羞,用腦袋拱開窗戶,跳了進去。
他跳到難訓桌上,小心地收攏尾巴,沒有碰着他的墨。狐蠻蠻這才發現難訓是在看兩封信,一左一右放着,字跡一個疏狂一個隽秀。
見難訓沒有阻攔的意思,狐蠻蠻便湊過去仔細一瞧,原來是文肅和陶臻寄來的信。狐蠻蠻側頭又看看難訓,難訓也正盯着他,但目光還算柔和,狐蠻蠻心裏有了底,繼續看信。
兩人說的都是同一件事,但側重的角度不同。文肅的重點是祈順被斬,滅了九王的威風,而陶臻的重點是舉薦戚善,力贊他忠勇可嘉。這其中的差別,自然有各自的原因。
看來眼下的情況是,陶臻要培養自己的人,以便将來新帝登基能多分一杯羹;而文肅要保住自己代掌三軍的地位,以便将來新帝登基後,他還能繼續做大将軍。
狐蠻蠻心髒猛地一沉。
為人主者,既怕重臣不和,卻也怕重臣太和。因為一旦重臣們拉幫結派,那麽皇威又要往哪裏放?所以,文肅和陶臻能夠保持大方向的一致,但略微有些利益沖突,這對難訓來說其實是再好不過的。
為人主者,既怕重臣想要的太多,卻也怕重臣想要的太少。因為真正毫無私心的臣子寥寥無幾,大多數都是忠君的同時也希望為自己和家族掙個好前程,這樣的人符合人性,用起來反而放心。恰恰是那些讓人琢磨不透的、看起來一無所求的,想要的往往更多,多到主子給不起的程度。
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,文肅和陶臻這樣明明白白地透露出自己的需求,其實都是在變相對難訓表忠心,也确實是在為自己争取。除了狐蠻蠻之外,他們都沒有上帝視角,誰也不知道對方究竟是怎樣想的,只能盡力做好周全的打算。
而在原書裏,難訓并未滿足他們的願望。他沒有重用戚善,也沒有繼續讓文肅執掌三軍,他太執着于把所有權力都緊緊攥在自己手裏,卻忘了君臣之間原本就是需要利益交換的。如果大臣們廢了九牛二虎之力輔佐君主登基,擺在他們眼前的未來卻似乎只有竹籃打水一場空,那麽衆叛親離就是遲早的事。
此刻,狐蠻蠻也拿不準難訓究竟會做出怎樣的反應,如果還是和原書一樣,那......
狐蠻蠻擔憂極了,偷眼打量難訓,神情顯得有些鬼鬼祟祟。難訓道:“想說什麽?”
狐蠻蠻遲疑着伸爪扒拉兩封信,又扒拉一下旁邊的白紙,意思是叫難訓快點回信。難訓看懂了,卻沒有理會他,轉而問:“要走了?”
狐蠻蠻一愣,讪讪地收回黑爪子,低下頭,老老實實用尾巴把自己環住。
難訓笑了笑,沒有生氣。他幽幽道:“兔子的傷治好了,我的價值自然就沒了。也罷,你回答我一個問題,我就讓你走。”
狐蠻蠻豎起了耳朵。
難訓目光複雜地看着他,道:“你究竟是不是我十四年前射傷的那只狐貍?”
本站無彈出廣告,永久域名( xbanxia.com )
陶臻回到自己帳中,叫來親信戚善。
“你是我從家中帶來的。”
陶臻坐在炭盆前烤火,順手拿火鉗扒拉裏頭煨着的紅薯,該是熟了。他把紅薯夾出來放在一邊,道:“我與你不單是主仆,更有一起長大的情誼。我到軍中來掙功名,把你留在家裏原本也無不妥,只是我素知你愛讀兵書,每每與你談論軍事,你也頗有見解。大丈夫當有淩雲之志,得個‘忠仆’之名而終,難道就是你的全部志向嗎?”
戚善一撩衣擺,跪下道:“倘若公子見憐,許我立身揚名,善萬死不辭!”
他的回答不出陶臻所料。陶臻示意他起身,道:“眼下正有千載難逢的好機會,你若做得成,将來大将軍面前,定有你的一席之地。此事也非得你來做不可。”
戚善道:“請公子示下。”
陶臻陰沉道:“祈順區區一個奴才,狗仗人勢,踩在衆将臉上羞辱大将軍,他若是活着離開欽州,豈非叫天下人笑話白馬軍中竟無一血性男兒?然而若是營中将領動手,只怕連累大将軍。但你不同,你本白衣,不曾受到大将軍的提拔,你做的任何事都怪不到大将軍身上。”
更有一重好處便是,若是九王非要把事情鬧大,那麽他們也可以舍出戚善,不至于犧牲軍中任何一個将軍。
此事二人心照不宣,戚善認真聽着,點了點頭。
陶臻摸了摸右臂,道:“我今日受了些傷。明日我會稱病,向文将軍舉薦你,讓你暫代我的先鋒之職。你由一介白衣一躍而為先鋒,必不得軍心。如此,你可揚刀立威。若有人酒醉,駕駛車馬闖入軍營,該當如何?”
戚善眼中劃過精光,他嘴角迅速一揚,擲地有聲道:“當斬!”
次日,文肅準了陶臻的請求,許他歇息十日,由戚善暫代先鋒。戚善此前也只不過是陶臻的随從,并無官職傍身,人微則言輕,軍心不附也是情理之中,士卒對他的軍令多是懶散應付。文肅又密令幾個親兵帶上酒肉去了祈順帳中,極盡奉承拍馬,把祈順哄得不知天高地厚,喝得雲裏霧裏,被人扶上了馬車也渾然不覺。
祈順抱着酒壇子道:“我們,我們去哪裏?啊?”
親兵皮笑肉不笑,道:“祈大人,我們回京了。”
“哦,哦,好,回京,回京......”祈順往馬車壁上一歪,不動了。
親兵下了車,在馬屁股上狠狠甩了一鞭子,馬吃痛,嘶鳴一聲就開始在軍營中狂奔,撞翻好幾個火竈,士卒四散躲避。
扈振最先聞聲趕來,厲聲道:“還不快攔住馬車!”
幾個士卒這才跑過來拽住馬缰繩,馬車緩緩停下。
扈振指着馬車道:“車上何人?滾下來!”
無人應答,士卒打開車門,拽出祈順,扔在地上。
祈順還抱着酒壇子,酒潑了他一臉,他這才抹抹臉,大着舌頭道:“誰,誰啊,誰如此大膽!當心我禀報九王,要你們好看!”
扈振冷笑道:“奴才,你睜開眼看看,這裏是誰的軍營!”
戚善此時姍姍來遲,停在祈順面前。身後士卒提了桶水,兜頭兜腦把祈順澆了個濕透,祈順大叫一聲,酒立時醒了七分。
戚善垂眸看看他,道:“軍中不馳。即便是諸位将軍,也必須在鹿砦門前下馬步行。此人違犯軍令,拖下去,斬。”
“是!”
祈順心知自己闖了大禍,也來不及細想前因後果,掙紮着爬起來道:“你豈敢斬我!我是九王親信!”
戚善面無表情,一字一頓道:“我是大軍先鋒!”
祈順慘叫着被拖走,咔嚓一聲,士卒拎着人頭回來,跪地道:“禀将軍,祈順首級在此!”
戚善道:“傳示三軍,以儆效尤。”
“祈順違犯軍令,奉先鋒之命斬首,衆軍引以為戒——”
聽着外頭一遍遍的喊聲,扈振咬了一口烤紅薯,道:“戚先鋒立威立得好啊。三軍悚然,謹遵軍令,更是替我等出了口惡氣。”
陶臻剝着紅薯,笑道:“九王的恩旨求得沒有錯處,我們殺祈順殺得也沒有錯處。左不過是新先鋒要立威,依照軍法,合情合理,無關報複。九王若想借此參大将軍一本,想來陛下也不會怪罪。”
扈振道:“此事是否修書禀明大将軍?”
陶臻道:“文将軍應該已經寫了。”
扈振看他一眼,點點頭道:“也是。你有傷在身,該好好養着。”他說着伸手道:“再給我兩個,我帶回去吃。”
扈振走後,陶臻慢悠悠吃完一個紅薯,擦了擦手,磨墨提筆,給難訓寫了封信。寫好後,他喚進一個士卒,遞給他道:“送去展州刺史府,交給大将軍。”
“是。”士卒頓了頓,見陶臻沒有給他出營令牌的意思,只得又問,“将軍,那令牌......”
陶臻道:“哦,我這兒沒有,你去找文将軍要,就說我讓你送信。”
“是。”
文肅沒給令牌,他把陶臻的信和自己的放在一起,都叫同一個士卒去送了。陶臻知道後點了點頭,道:“這樣也好,你且去歇息吧。”
他們的明争暗鬥,單純的小兵完全看不懂,他只是慶幸于自己免了一份苦差事。
*
狐蠻蠻決定今晚就走。
他和兔子說起此事,清楚看見兔子的表情如遭雷擊,眼圈一下都紅透了。果然,它已經舍不得走了,這也在狐蠻蠻的預料之內。傅光雖然射傷了它,但那幾日趕路,傅光也是日日把兔子揣在懷裏,親自給它鋪床換藥,沒事兒就給兔子梳毛,菜葉子也是洗幹淨了一片片擦幹才喂。
狐蠻蠻默默嘆了口氣,心道兔子本來就不是什麽值錢的兔子,難怪這麽容易就讓人把心勾走了。
也罷,那就讓兔子留下好了,他自己上西域去。
狐蠻蠻糾結了一天,最終還是決定去和難訓告個別。這幾日相處下來,狐蠻蠻相信難訓不會把他強留在此。至于失約......狐蠻蠻也只能真誠地道個歉了。
來到難訓房中,燈火仍然亮着。難訓這兩天為着煤礦的事都沒怎麽休息好,晚上還要點着燈寫開采計劃,這樣才好呈奏折給皇帝。他着實太累了。
狐蠻蠻跳到窗臺上,從窗縫裏看了他一會兒,看見難訓披衣坐着,側臉優越的輪廓被燈光照得柔和了一些,再配上額角一點沒有梳攏的碎發,使得難訓看上去像個翩翩世家公子,讓人忍不住親近。
狐蠻蠻一時看得入了迷。
難訓和他想象中的一般無二,分明是戰場上殺神一般的存在,可私底下又像變了一個人,真是分不清哪個才是真正的他了。
難訓像是感知到了什麽,一下擡頭看了過來,正好對上狐蠻蠻的視線。狐蠻蠻也不害羞,用腦袋拱開窗戶,跳了進去。
他跳到難訓桌上,小心地收攏尾巴,沒有碰着他的墨。狐蠻蠻這才發現難訓是在看兩封信,一左一右放着,字跡一個疏狂一個隽秀。
見難訓沒有阻攔的意思,狐蠻蠻便湊過去仔細一瞧,原來是文肅和陶臻寄來的信。狐蠻蠻側頭又看看難訓,難訓也正盯着他,但目光還算柔和,狐蠻蠻心裏有了底,繼續看信。
兩人說的都是同一件事,但側重的角度不同。文肅的重點是祈順被斬,滅了九王的威風,而陶臻的重點是舉薦戚善,力贊他忠勇可嘉。這其中的差別,自然有各自的原因。
看來眼下的情況是,陶臻要培養自己的人,以便将來新帝登基能多分一杯羹;而文肅要保住自己代掌三軍的地位,以便将來新帝登基後,他還能繼續做大将軍。
狐蠻蠻心髒猛地一沉。
為人主者,既怕重臣不和,卻也怕重臣太和。因為一旦重臣們拉幫結派,那麽皇威又要往哪裏放?所以,文肅和陶臻能夠保持大方向的一致,但略微有些利益沖突,這對難訓來說其實是再好不過的。
為人主者,既怕重臣想要的太多,卻也怕重臣想要的太少。因為真正毫無私心的臣子寥寥無幾,大多數都是忠君的同時也希望為自己和家族掙個好前程,這樣的人符合人性,用起來反而放心。恰恰是那些讓人琢磨不透的、看起來一無所求的,想要的往往更多,多到主子給不起的程度。
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,文肅和陶臻這樣明明白白地透露出自己的需求,其實都是在變相對難訓表忠心,也确實是在為自己争取。除了狐蠻蠻之外,他們都沒有上帝視角,誰也不知道對方究竟是怎樣想的,只能盡力做好周全的打算。
而在原書裏,難訓并未滿足他們的願望。他沒有重用戚善,也沒有繼續讓文肅執掌三軍,他太執着于把所有權力都緊緊攥在自己手裏,卻忘了君臣之間原本就是需要利益交換的。如果大臣們廢了九牛二虎之力輔佐君主登基,擺在他們眼前的未來卻似乎只有竹籃打水一場空,那麽衆叛親離就是遲早的事。
此刻,狐蠻蠻也拿不準難訓究竟會做出怎樣的反應,如果還是和原書一樣,那......
狐蠻蠻擔憂極了,偷眼打量難訓,神情顯得有些鬼鬼祟祟。難訓道:“想說什麽?”
狐蠻蠻遲疑着伸爪扒拉兩封信,又扒拉一下旁邊的白紙,意思是叫難訓快點回信。難訓看懂了,卻沒有理會他,轉而問:“要走了?”
狐蠻蠻一愣,讪讪地收回黑爪子,低下頭,老老實實用尾巴把自己環住。
難訓笑了笑,沒有生氣。他幽幽道:“兔子的傷治好了,我的價值自然就沒了。也罷,你回答我一個問題,我就讓你走。”
狐蠻蠻豎起了耳朵。
難訓目光複雜地看着他,道:“你究竟是不是我十四年前射傷的那只狐貍?”
本站無彈出廣告,永久域名( xbanxia.com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