玳筵其三
關燈
小
中
大
玳筵其三
狐蠻蠻的匕首慢慢往下滑,一路從難訓的咽喉滑到胸膛。
難訓的喉結上下滾動,只覺得這把冰涼的匕首似乎正在燃燒,滾燙的火焰停在他的心口處,難訓突然焦躁起來,好像非得逮住什麽狠狠咬一口,才能緩解這種不适。
他不受控制地俯身,和狐蠻蠻越靠越近。吻上去的前一刻,狐蠻蠻扭身從他懷裏鑽出來,難訓的唇從他的臉頰擦過。
狐蠻蠻順手扯走了自己的披風,側身對着難訓,邊系帶子邊道:“我不貪求功名,我只給你做個護衛,除了保護淳于将軍之外,我什麽也不管。”
難訓垂眸看了一眼自己空蕩蕩的手,起身撿起槍,遞給狐蠻蠻,道:“我的護衛,不是應該保護我麽?”
“我保護他就是在保護你。”狐蠻蠻接過槍,和難訓的手一觸即分,“你出藩後遠隔千裏,九王卻是近水樓臺,你在斡都能有個信得過的人,不容易。”
難訓注視着他,眼神空落落的,不知在想些什麽。他靜了片刻才道:“量量身,我找一套合适的铠甲給你。”
狐蠻蠻大大方方伸平了手臂。
難訓從他的手臂開始量起,一拃,兩拃,三拃......
狐蠻蠻一動不動。難訓的手下移,量狐蠻蠻的上身,從肩膀量到腰帶,緊接着握住他的腰。
狐蠻蠻立時擡眼瞧着難訓,似笑非笑道:“我記得铠甲明明有腰帶。”
難訓根本不理會他,自顧自道:“冬日的铠甲裏面有層狐皮,你介意麽?”
狐蠻蠻頓了頓,疑惑道:“我剛才問的什麽來着?”
難訓看着狐蠻蠻的眼睛,往下繼續量他的腿。
這個姿勢不太方便,狐蠻蠻索性丢了槍,擡腿踩在難訓身後的椅子邊緣,大腿蹭着難訓,兩手勾着他的脖子保持平衡。
“我倒是好奇,當初王爺量身的時候,是誰像這樣在王爺身上摸遍了的?”
難訓的手落在狐蠻蠻的腿彎處,微微用力,把他拉向自己。兩人離得很近,即便是耳語的音量也能聽得十分清楚。
“忘了,總之我沒有像你這樣勾着別人的脖子。”
“不這樣,我站不穩啊。”狐蠻蠻撒嬌似的語氣,“王爺量好了沒有?”
“你急什麽?”難訓懶洋洋地問他,“右半邊還沒量呢。”
狐蠻蠻沉默了,這話他真接不上。
難訓還真開始量右半邊了,他拽下狐蠻蠻的右臂,一拃,兩拃,三拃......
狐蠻蠻嘆了口氣,偏過頭道:“明日除夕,王爺不早些休息,還能起得來麽?你可是天不亮就要去——”
話音未落,難訓握住狐蠻蠻的腿彎,用力一拽,狐蠻蠻毫無防備地失去平衡,仰倒在地。
“你!”
狐蠻蠻被難訓壓在地上。難訓一手托住他的腰,一手還不忘托住他的後腦勺。摔倒是沒摔着,但狐蠻蠻知道自己眼下的處境比摔着嚴重多了。
他推了一下難訓,沒推動,眼看着難訓像中了邪一樣不管不顧地就要吻下來,狐蠻蠻慌忙側頭躲開,咬牙道:“難訓!”
突然被叫名字,難訓十分不習慣,他動作頓了一下,狐蠻蠻趁機化作原形,從難訓身下鑽出來,跳窗跑了。
難訓默然對着狐蠻蠻留下的一堆衣服鞋襪,須臾後低低笑了一聲,順勢仰躺在地毯上,手背蓋住眼睛。
*
除夕當天的安排很有人情味。
天不亮時,宮門口就已張燈結彩,迎接前來拜年的百官。官員們帶的禮物不許名貴,可以是家鄉特産或手工藝品,亦或是官員們自己寫的賀表、畫的賀圖。他們按照官階排列整齊,來到皇帝的寝宮門口,每個人都會被單獨召見,還能領到紅包。
皇子們也在寝宮等待,在皇帝挨個召見官員們的時間裏,皇子們就要親手拿着皇帝寫好的一堆“福”字分發給大家。
如果有太子,那麽一品官員的“福”自然是由太子來發,而今天,這項工作就落到了難訓手上。難諄發的是二品,十一皇子病着沒來,剩下的皇子按照長幼順序排列。
發完了“福”字,皇子們在一起休息,難諄坐在難訓身邊。這兩兄弟雖不是一母所生,但都像極了皇帝,因此長得也有幾分相似,尤其是眉眼處,猛地一看幾乎沒有區別。但難訓的身形更壯一些,常年的戎馬生涯也讓他的眼神比難諄多了些深邃。
難諄微笑道:“兄長瞧着清瘦了些,為國征戰也要多多保重身體啊。”
難訓亦微笑道:“多謝九弟關懷。”
“兄弟之間,何必言謝。”難諄道,“何況兄長為我求情,本該是我道謝。”
難訓十分真誠道:“阖家團圓,自然不能少了九弟。”
難諄笑呵呵道:“那麽我就以茶代酒,敬兄長一杯。”
他們都是體面人,盡職盡責地把兄友弟恭演給百官們看。放下茶盞,難諄用只有兩人能聽見的音量道:“聽聞兄長府中近日十分熱鬧啊。”
難訓一下就想到了狐蠻蠻,他不動聲色道:“是啊,過年迎來送往的,誰不熱鬧呢。”
難諄微微搖頭,狀似親密地湊近難訓,口中卻道:“八王府上的熱鬧,與別處不同。”
難訓也和他閑話似的,溫和道:“九王府上的冷清,也與別處不同。”
難諄頓了頓,恢複正常音量,笑道:“兄長慣會取笑。”
朝賀過後,皇帝賜下簡單的小宴,款待到場的文武。宴會上飲罷屠蘇酒,這些飽學之士便以詩詞互相唱和,皇子們也不甘落後,尤以五皇子難谡的詩作最為出彩,皇帝取下自己腰間的玉佩賞了他。
晌午時便是除夕夜宴前的另一項重要活動了,皇親國戚們此時也在宮外等候,皇帝要帶領他們以及文武百官一起去皇陵祭祖。
準備出發前,皇帝需要換下吉服,他把難訓叫進了寝殿內室。
伺候的下人都被屏退,皇帝讓難訓獨自服侍他穿衣。難訓正站在皇帝身後給他整理腰帶,忽聽皇帝道:“你是朕最寄予厚望的皇子。當年白澤奉書,朕就知道你得天意,大邺若是交到你手上,朕相信你不會愧對列祖列宗。”
這番話看似是好話,可聽在難訓耳朵裏,不知為何就讓他一身一身地起雞皮疙瘩,寒意爬上後背。他停了手,只聽皇帝徐徐道:“可朕想知道的是,發放薪柴的事,你有沒有害過你弟弟。”
随着最後一句問話,皇帝猛地轉身盯住難訓,已看不出半點父子溫情。
難訓吸了口氣,立刻跪下道:“父皇明鑒!兒臣當日遠在展州,如何害得了誰?兒臣着實冤枉!”
“冤枉?”皇帝冷厲的目光從難訓臉上刮過,“即便九王命人趕走了你八王府的禦林軍,即便他沒有安排人手防備,可他又怎會反應如此遲鈍,直到淳于承把局勢都穩住了,他竟還懵然不知?難道不是你的人攔下了九王府報信的家丁嗎?!”
難訓道:“具體情形,兒臣不曾親眼得見,只是後來聽人說起,大約是被混亂的饑民們阻住了。”
皇帝端詳着難訓的神情,冷冷道:“一兩個發放點的家丁或許會被饑民阻住,難道斡都內二十個發放點的家丁全都被饑民阻住了?”
難訓定了定神,以更加平靜的态度答道:“兒臣無能,只是這樣揣測,若父皇想知道究竟,兒臣願盡力為父皇查明真相。”
皇帝坐了下來,朝難訓招招手,難訓膝行兩步,跪到皇帝面前。
“當年朕是如何在衆兄弟間脫穎而出的,你沒有親眼見過,可你也該知道這皇位不是天上掉下來的。你們如今這點手段,都是朕從前玩膩了的。老九以勞軍之名,讓自己的小厮去羞辱你麾下的将軍,這朕也看得出來,所以他們殺了他,朕只作不知,那是将軍的血性。”皇帝說着,語氣陡然加重,“可是老九再如何,也并未直接沖着你去!何況此事折了多少人命!難訓,你為了皇位,當真如此不擇手段嗎?!”
天家父子不比尋常人家,動辄就是萬劫不複。雷霆之威壓得人透不過氣來,難訓卻硬生生挺直了腰杆,壓抑住心頭澎湃的驚懼,咬着牙一字字道:“兒臣,冤枉。”
皇帝突然攥住難訓的手腕,兩指按在他的脈搏上。難訓的心跳平緩,一下一下十分有節奏,恰如他此時毫無破綻的表情。
皇帝松了手,往後靠在椅背上,漠然道:“好啊,朕還是小瞧了你。今日祭祖,朕的祭文就由你來讀。”
難訓鄭重叩首道:“兒臣謝恩!”
祭祖後回宮,帝後與皇親國戚、文武百官一同在宮中舉行除夕夜宴。難訓喝了不少酒,誰敬的他都喝,來者不拒。醉倒是不會醉,可思緒還是有些不受控制地到處飄。
他偶爾轉頭看看笑容可掬的皇帝,恍惚間便想到他的父皇已經快六十歲了。
獅王垂暮,當他面對和曾經的自己最相像的兒子時,他會有什麽感觸?欣慰,但也不免擔憂恐懼吧。因為當他看到這個兒子,就會想到那個為了皇位不擇手段的自己,會想到當初是如何算計自己父皇的死期,如何在登基之後一個個除掉自己的兄弟們。
他對這個兒子又是喜歡,又是厭惡。他無法忍受這個兒子在暗暗盼着早日登基,可他更清楚的是,非得是這樣的人才能做皇帝。
難訓忽然有些疲倦,身上累,心也累。他低頭理理衣裳,忽然揪出一根狐貍毛。
本站無彈出廣告,永久域名( xbanxia.com )
狐蠻蠻的匕首慢慢往下滑,一路從難訓的咽喉滑到胸膛。
難訓的喉結上下滾動,只覺得這把冰涼的匕首似乎正在燃燒,滾燙的火焰停在他的心口處,難訓突然焦躁起來,好像非得逮住什麽狠狠咬一口,才能緩解這種不适。
他不受控制地俯身,和狐蠻蠻越靠越近。吻上去的前一刻,狐蠻蠻扭身從他懷裏鑽出來,難訓的唇從他的臉頰擦過。
狐蠻蠻順手扯走了自己的披風,側身對着難訓,邊系帶子邊道:“我不貪求功名,我只給你做個護衛,除了保護淳于将軍之外,我什麽也不管。”
難訓垂眸看了一眼自己空蕩蕩的手,起身撿起槍,遞給狐蠻蠻,道:“我的護衛,不是應該保護我麽?”
“我保護他就是在保護你。”狐蠻蠻接過槍,和難訓的手一觸即分,“你出藩後遠隔千裏,九王卻是近水樓臺,你在斡都能有個信得過的人,不容易。”
難訓注視着他,眼神空落落的,不知在想些什麽。他靜了片刻才道:“量量身,我找一套合适的铠甲給你。”
狐蠻蠻大大方方伸平了手臂。
難訓從他的手臂開始量起,一拃,兩拃,三拃......
狐蠻蠻一動不動。難訓的手下移,量狐蠻蠻的上身,從肩膀量到腰帶,緊接着握住他的腰。
狐蠻蠻立時擡眼瞧着難訓,似笑非笑道:“我記得铠甲明明有腰帶。”
難訓根本不理會他,自顧自道:“冬日的铠甲裏面有層狐皮,你介意麽?”
狐蠻蠻頓了頓,疑惑道:“我剛才問的什麽來着?”
難訓看着狐蠻蠻的眼睛,往下繼續量他的腿。
這個姿勢不太方便,狐蠻蠻索性丢了槍,擡腿踩在難訓身後的椅子邊緣,大腿蹭着難訓,兩手勾着他的脖子保持平衡。
“我倒是好奇,當初王爺量身的時候,是誰像這樣在王爺身上摸遍了的?”
難訓的手落在狐蠻蠻的腿彎處,微微用力,把他拉向自己。兩人離得很近,即便是耳語的音量也能聽得十分清楚。
“忘了,總之我沒有像你這樣勾着別人的脖子。”
“不這樣,我站不穩啊。”狐蠻蠻撒嬌似的語氣,“王爺量好了沒有?”
“你急什麽?”難訓懶洋洋地問他,“右半邊還沒量呢。”
狐蠻蠻沉默了,這話他真接不上。
難訓還真開始量右半邊了,他拽下狐蠻蠻的右臂,一拃,兩拃,三拃......
狐蠻蠻嘆了口氣,偏過頭道:“明日除夕,王爺不早些休息,還能起得來麽?你可是天不亮就要去——”
話音未落,難訓握住狐蠻蠻的腿彎,用力一拽,狐蠻蠻毫無防備地失去平衡,仰倒在地。
“你!”
狐蠻蠻被難訓壓在地上。難訓一手托住他的腰,一手還不忘托住他的後腦勺。摔倒是沒摔着,但狐蠻蠻知道自己眼下的處境比摔着嚴重多了。
他推了一下難訓,沒推動,眼看着難訓像中了邪一樣不管不顧地就要吻下來,狐蠻蠻慌忙側頭躲開,咬牙道:“難訓!”
突然被叫名字,難訓十分不習慣,他動作頓了一下,狐蠻蠻趁機化作原形,從難訓身下鑽出來,跳窗跑了。
難訓默然對着狐蠻蠻留下的一堆衣服鞋襪,須臾後低低笑了一聲,順勢仰躺在地毯上,手背蓋住眼睛。
*
除夕當天的安排很有人情味。
天不亮時,宮門口就已張燈結彩,迎接前來拜年的百官。官員們帶的禮物不許名貴,可以是家鄉特産或手工藝品,亦或是官員們自己寫的賀表、畫的賀圖。他們按照官階排列整齊,來到皇帝的寝宮門口,每個人都會被單獨召見,還能領到紅包。
皇子們也在寝宮等待,在皇帝挨個召見官員們的時間裏,皇子們就要親手拿着皇帝寫好的一堆“福”字分發給大家。
如果有太子,那麽一品官員的“福”自然是由太子來發,而今天,這項工作就落到了難訓手上。難諄發的是二品,十一皇子病着沒來,剩下的皇子按照長幼順序排列。
發完了“福”字,皇子們在一起休息,難諄坐在難訓身邊。這兩兄弟雖不是一母所生,但都像極了皇帝,因此長得也有幾分相似,尤其是眉眼處,猛地一看幾乎沒有區別。但難訓的身形更壯一些,常年的戎馬生涯也讓他的眼神比難諄多了些深邃。
難諄微笑道:“兄長瞧着清瘦了些,為國征戰也要多多保重身體啊。”
難訓亦微笑道:“多謝九弟關懷。”
“兄弟之間,何必言謝。”難諄道,“何況兄長為我求情,本該是我道謝。”
難訓十分真誠道:“阖家團圓,自然不能少了九弟。”
難諄笑呵呵道:“那麽我就以茶代酒,敬兄長一杯。”
他們都是體面人,盡職盡責地把兄友弟恭演給百官們看。放下茶盞,難諄用只有兩人能聽見的音量道:“聽聞兄長府中近日十分熱鬧啊。”
難訓一下就想到了狐蠻蠻,他不動聲色道:“是啊,過年迎來送往的,誰不熱鬧呢。”
難諄微微搖頭,狀似親密地湊近難訓,口中卻道:“八王府上的熱鬧,與別處不同。”
難訓也和他閑話似的,溫和道:“九王府上的冷清,也與別處不同。”
難諄頓了頓,恢複正常音量,笑道:“兄長慣會取笑。”
朝賀過後,皇帝賜下簡單的小宴,款待到場的文武。宴會上飲罷屠蘇酒,這些飽學之士便以詩詞互相唱和,皇子們也不甘落後,尤以五皇子難谡的詩作最為出彩,皇帝取下自己腰間的玉佩賞了他。
晌午時便是除夕夜宴前的另一項重要活動了,皇親國戚們此時也在宮外等候,皇帝要帶領他們以及文武百官一起去皇陵祭祖。
準備出發前,皇帝需要換下吉服,他把難訓叫進了寝殿內室。
伺候的下人都被屏退,皇帝讓難訓獨自服侍他穿衣。難訓正站在皇帝身後給他整理腰帶,忽聽皇帝道:“你是朕最寄予厚望的皇子。當年白澤奉書,朕就知道你得天意,大邺若是交到你手上,朕相信你不會愧對列祖列宗。”
這番話看似是好話,可聽在難訓耳朵裏,不知為何就讓他一身一身地起雞皮疙瘩,寒意爬上後背。他停了手,只聽皇帝徐徐道:“可朕想知道的是,發放薪柴的事,你有沒有害過你弟弟。”
随着最後一句問話,皇帝猛地轉身盯住難訓,已看不出半點父子溫情。
難訓吸了口氣,立刻跪下道:“父皇明鑒!兒臣當日遠在展州,如何害得了誰?兒臣着實冤枉!”
“冤枉?”皇帝冷厲的目光從難訓臉上刮過,“即便九王命人趕走了你八王府的禦林軍,即便他沒有安排人手防備,可他又怎會反應如此遲鈍,直到淳于承把局勢都穩住了,他竟還懵然不知?難道不是你的人攔下了九王府報信的家丁嗎?!”
難訓道:“具體情形,兒臣不曾親眼得見,只是後來聽人說起,大約是被混亂的饑民們阻住了。”
皇帝端詳着難訓的神情,冷冷道:“一兩個發放點的家丁或許會被饑民阻住,難道斡都內二十個發放點的家丁全都被饑民阻住了?”
難訓定了定神,以更加平靜的态度答道:“兒臣無能,只是這樣揣測,若父皇想知道究竟,兒臣願盡力為父皇查明真相。”
皇帝坐了下來,朝難訓招招手,難訓膝行兩步,跪到皇帝面前。
“當年朕是如何在衆兄弟間脫穎而出的,你沒有親眼見過,可你也該知道這皇位不是天上掉下來的。你們如今這點手段,都是朕從前玩膩了的。老九以勞軍之名,讓自己的小厮去羞辱你麾下的将軍,這朕也看得出來,所以他們殺了他,朕只作不知,那是将軍的血性。”皇帝說着,語氣陡然加重,“可是老九再如何,也并未直接沖着你去!何況此事折了多少人命!難訓,你為了皇位,當真如此不擇手段嗎?!”
天家父子不比尋常人家,動辄就是萬劫不複。雷霆之威壓得人透不過氣來,難訓卻硬生生挺直了腰杆,壓抑住心頭澎湃的驚懼,咬着牙一字字道:“兒臣,冤枉。”
皇帝突然攥住難訓的手腕,兩指按在他的脈搏上。難訓的心跳平緩,一下一下十分有節奏,恰如他此時毫無破綻的表情。
皇帝松了手,往後靠在椅背上,漠然道:“好啊,朕還是小瞧了你。今日祭祖,朕的祭文就由你來讀。”
難訓鄭重叩首道:“兒臣謝恩!”
祭祖後回宮,帝後與皇親國戚、文武百官一同在宮中舉行除夕夜宴。難訓喝了不少酒,誰敬的他都喝,來者不拒。醉倒是不會醉,可思緒還是有些不受控制地到處飄。
他偶爾轉頭看看笑容可掬的皇帝,恍惚間便想到他的父皇已經快六十歲了。
獅王垂暮,當他面對和曾經的自己最相像的兒子時,他會有什麽感觸?欣慰,但也不免擔憂恐懼吧。因為當他看到這個兒子,就會想到那個為了皇位不擇手段的自己,會想到當初是如何算計自己父皇的死期,如何在登基之後一個個除掉自己的兄弟們。
他對這個兒子又是喜歡,又是厭惡。他無法忍受這個兒子在暗暗盼着早日登基,可他更清楚的是,非得是這樣的人才能做皇帝。
難訓忽然有些疲倦,身上累,心也累。他低頭理理衣裳,忽然揪出一根狐貍毛。
本站無彈出廣告,永久域名( xbanxia.com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