訊馘其二
關燈
小
中
大
訊馘其二
嵇安竟然是陶庸向難訓舉薦的。
狐蠻蠻閉上眼睛,下巴擱在難訓肩頭假寐,腦中卻飛速運轉。
原書裏陶庸一開始是支持難訓的,但他最後還是站在了難諄這邊。一來是因為難訓當時已經沒什麽指望了,二來也是因為陶庸有自己的打算。
作為一位元老重臣,陶庸名望已極,除了造反之外,他已經是升無可升了。無論是誰登基,陶庸都能保持現在的地位,平安終老。那麽他選新君輔佐,為的就不會是其他人那樣的功名利祿。
選擇九王的人,多半為的是擔心難訓即位後窮兵黩武。不過陶庸一直認為戰與不戰并非難訓所能決定,所以這一點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。
對于陶庸來說,他心中最在意的就是他們大家士族的榮耀。
陶庸這樣的階層,世代忠良,族中有數不清的達官顯貴,他們的文化、禮儀、家規家風,更是能在社會上成為一種風向。他們教養子孫,自然有一套固定的方法,杜絕不學無術、不遵從禮法道德的人存在于公原陶氏。
所以陶庸生來就是個循規蹈矩的人,除了為國盡忠和維護陶家的門風之外,他沒有別的奮鬥目标。
在這一點上,難諄就很合陶庸的意。他的謀士、門客都來自士族門閥,不像難訓那樣,連戚善這種奴仆出身的小人物都肯提拔,還把那麽要緊的差事交給他。
其實陶臻至今也沒有參透陶庸讓他帶上戚善,并尋機向難訓舉薦此人的真正用意。他只以為是戚善自小長在陶府,陶庸把他當小半個兒子看待,所以才有意給他個好前程。
但事實上,經此試探,陶庸就初步明白了,難訓沒有瞧不起出身低的人,那他就更不會輕視寒門。
在開國之初,這些世家大族的确貢獻巨大,他們不僅培養出了大量人才,維護政治穩定和社會秩序,還能為國家提供許多經濟支持。可現如今的政局已經來到了微妙的時刻,階層固化、資源壟斷、內部鬥争、政治腐敗等等問題,都已經在告訴所有人,這個國家需要注入一些新鮮血液了。
當今聖上對兩方的鬥争持不問不管的态度,寒門尚且只能艱難掙紮,若是新君肯多幫襯,他們就會獲得強大的靠山。一旦寒門開始崛起,士族們祖祖輩輩辛苦維持的平衡穩定就要被打破,誰也不能斷言其結果一定是好的。
當一件事已經形成習慣,抗拒改變是人的本能,即使是這些權貴也不例外。
狐蠻蠻耳朵尖尖上的聰明毛抖了抖,後腿猛地一蹬,興奮地蹭到難訓胸前拱他。
說不定,嵇安就是陶庸派來試探難訓态度的,如果難訓真的有心改革,陶庸就會提前做好相應準備,或者也有可能幹脆轉向難諄。
回到帳中,洗澡水已經燒好了,難訓向狐蠻蠻發出了共浴的邀請。
狐蠻蠻對他的昏君做派不敢茍同,生怕兩人擦槍走火,影響了白天難訓處理軍務的精神。于是他還是保持狐貍形态跳進浴桶,難訓洗澡,他就自己玩水,倒也相安無事。
狐蠻蠻的毛離水甩甩就幹了,但難訓還要用炭盆烘頭發。狐蠻蠻化人,讓難訓躺在他的腿上,一邊幫他散開頭發,一邊有些心不在焉。
他還不太拿得準應不應該把自己的猜想告訴難訓,正思索間,難訓擡眼看看他,道:“怎麽心事重重似的,不高興麽?”
狐蠻蠻不知如何回答。
難訓想了想,道:“不會還在因為剛才的事生氣吧?那你心眼兒可夠小的。”
“有你這樣說話的嗎,不生氣都被你惹生氣了。”狐蠻蠻頓了頓,道,“不過,八郎,白澤給你的三本書裏究竟寫的是什麽?”
這個狐蠻蠻在原書裏還真沒明确寫,他倒是挺好奇的。
難訓道:“一本是兵書,還有兩本是空白的。”
“空白的?”
“是啊,先生究竟有何深意,我到現在也沒想明白。不過兵書是本好兵書,沒有它,我也不會有現在的成就。”
狐蠻蠻垂眸看着他。
難訓趕緊找補道:“沒有你,我也不會有現在的成就,更不會如此幸福。”
狐蠻蠻這才滿意地微微一笑,随即正色道:“我有件事和你說。”
聽完狐蠻蠻的講述,難訓盯着帳篷頂沉默許久,道:“其實父皇也有此意。只是那些士族樹大根深,并非一兩代君王就可以連根拔起的。所以父皇對他們的争鬥只能不問不管,但這已經是邁出第一步了。”
“那你呢,你要邁出下一步嗎?”狐蠻蠻緊接着問。
難訓一時不語。
狐蠻蠻有些失望道:“你這樣的出身,注定無法理解普通人的艱難。”
“說得像你的出身有多低似的,狐王。”難訓和他十指相扣,道,“我的确想過。其實最難的不是打壓士族的勢力,而是要破壞舊的等級制度,就需要樹立新的等級制度。可是這個新的等級制度究竟應該是什麽,我卻想不出頭緒。”
狐蠻蠻知道,這時候說什麽“人人平等”都是屁話,他沒那麽天真,于是道:“不着急,我相信你能想出來的。那嵇安這件事你怎麽打算?”
難訓道:“如果太師在意這個,我裝給他看也不難。”
“裝不了了。”狐蠻蠻道,“你忘了戚善的事了嗎?”
難訓眉心一動,道:“你是說仁悔......”
狐蠻蠻搖頭道:“倒也未必。如果陶臻知道他父親的想法,陶庸也不必再安排一個嵇安在你身邊了。”
“嗯......”難訓往狐蠻蠻身上蹭了蹭,道,“困了,先睡吧,明天再想。”
“好。”
等了一會兒,難訓還沒動,狐蠻蠻抖了下腿,道:“起來啊。”
難訓伸手道:“起不來了,抱我。”
*
戚善正在運送第一批煤炭去斡都。
今晚,他帶着駝隊宿在敖陽驿,睡前戚善照例檢查了一遍所有駝車和人員的情況,再确認明天行進的路線和時間,這才放心地回房休息。
然而剛走到門口,守衛便告訴他有貴客到訪。
“什麽貴客?”戚善蹙眉道,“你們已經讓他進屋了?”
守衛為難道:“大人進去看看吧,卑職等不敢阻攔。”
戚善入內時,蒼泗正背對着他,負手欣賞牆上的一幅畫。他穿着常服,戚善也看不出他是太監,于是帶着防備道:“在下戚善,不敢動問尊姓大名。”
蒼泗轉過身來,将官牒拿給他看,道:“戚大人客氣了,咱家可不敢當。”
“原來是館驿使大人。”戚善拱手道,“失敬。”
蒼泗側身示意道:“戚大人請坐。咱家厚着臉皮耽擱大人片刻,大人切勿怪罪。”
戚善笑了笑,道:“豈敢豈敢,大人言重了。”
二人落座,蒼泗倒了兩杯茶,放在彼此面前,道:“深夜叨擾,咱家也是于心不安。只是咱家算算時辰,想着戚大人應該是明日才到敖陽驿,沒想到咱家還是來晚了。”
戚善道:“原該是明日到,但路上走得快了些。”
“可見戚大人勤勉。”蒼泗笑道,“那麽咱家就不多耽誤時間了。咱家此來首先是想問問戚大人,展州的煤礦稅收幾何啊?”
戚善只以為蒼泗作為館驿使,不過是要問問他這一路經過的那些館驿的情況,可不成想蒼泗竟然沒來由地忽然問起這個。他眼神微微一閃,如實道:“王爺說煤稅累民,概于豁免。”
“是嗎。”蒼泗頓了頓,很快又笑起來,“看來王爺當真是愛民如子。”
戚善實在不明白他的用意,便也不多說,只是笑着點點頭。
蒼泗又道:“那大人這一路行來,經過的那些館驿情況如何?”
這才是問到了他該問的事情上,戚善微微放松些,把大致見聞說了一遍。
兩人略微聊了一會兒,氣氛逐漸緩和,蒼泗又給戚善倒了杯茶,忽道:“戚大人祖籍何方啊?”
戚善道:“在下家鄉在卓州。”
“哦......”蒼泗道,“咱家聽聞閡化有個戚氏,小有名望,還以為戚大人來自那裏。”
戚善抿了抿唇,道:“在下只是奴仆出身,并非閡化戚氏。”
蒼泗十分感同身受道:“英雄不問出處,戚大人且寬心。要說出身,咱家又何嘗高貴了?”
聽他這樣說,戚善不由得生出幾分親切來,道:“大人所言甚是。”
蒼泗用腳把火盆撥得近些,烤着火道:“雖然話是這樣說,可一想到這些,咱家身上還是寒浸浸的。出身不好的人,要往上爬,那可真是得拼出去半條命。即使如此,也未必能夠到那些龍血鳳髓的邊。”
戚善沉默地捏着茶盞轉動。
蒼泗嘆氣道:“咱家一時失言,倒平白惹得戚大人傷懷。也罷,大人只當咱家沒說過這些,咱家告辭了。”
他站了起來,慢慢走出去兩步,戚善出聲叫住了他。
“大人想說什麽,不妨直言。”
蒼泗停下,嘴角緩緩上揚。
本站無彈出廣告,永久域名( xbanxia.com )
嵇安竟然是陶庸向難訓舉薦的。
狐蠻蠻閉上眼睛,下巴擱在難訓肩頭假寐,腦中卻飛速運轉。
原書裏陶庸一開始是支持難訓的,但他最後還是站在了難諄這邊。一來是因為難訓當時已經沒什麽指望了,二來也是因為陶庸有自己的打算。
作為一位元老重臣,陶庸名望已極,除了造反之外,他已經是升無可升了。無論是誰登基,陶庸都能保持現在的地位,平安終老。那麽他選新君輔佐,為的就不會是其他人那樣的功名利祿。
選擇九王的人,多半為的是擔心難訓即位後窮兵黩武。不過陶庸一直認為戰與不戰并非難訓所能決定,所以這一點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。
對于陶庸來說,他心中最在意的就是他們大家士族的榮耀。
陶庸這樣的階層,世代忠良,族中有數不清的達官顯貴,他們的文化、禮儀、家規家風,更是能在社會上成為一種風向。他們教養子孫,自然有一套固定的方法,杜絕不學無術、不遵從禮法道德的人存在于公原陶氏。
所以陶庸生來就是個循規蹈矩的人,除了為國盡忠和維護陶家的門風之外,他沒有別的奮鬥目标。
在這一點上,難諄就很合陶庸的意。他的謀士、門客都來自士族門閥,不像難訓那樣,連戚善這種奴仆出身的小人物都肯提拔,還把那麽要緊的差事交給他。
其實陶臻至今也沒有參透陶庸讓他帶上戚善,并尋機向難訓舉薦此人的真正用意。他只以為是戚善自小長在陶府,陶庸把他當小半個兒子看待,所以才有意給他個好前程。
但事實上,經此試探,陶庸就初步明白了,難訓沒有瞧不起出身低的人,那他就更不會輕視寒門。
在開國之初,這些世家大族的确貢獻巨大,他們不僅培養出了大量人才,維護政治穩定和社會秩序,還能為國家提供許多經濟支持。可現如今的政局已經來到了微妙的時刻,階層固化、資源壟斷、內部鬥争、政治腐敗等等問題,都已經在告訴所有人,這個國家需要注入一些新鮮血液了。
當今聖上對兩方的鬥争持不問不管的态度,寒門尚且只能艱難掙紮,若是新君肯多幫襯,他們就會獲得強大的靠山。一旦寒門開始崛起,士族們祖祖輩輩辛苦維持的平衡穩定就要被打破,誰也不能斷言其結果一定是好的。
當一件事已經形成習慣,抗拒改變是人的本能,即使是這些權貴也不例外。
狐蠻蠻耳朵尖尖上的聰明毛抖了抖,後腿猛地一蹬,興奮地蹭到難訓胸前拱他。
說不定,嵇安就是陶庸派來試探難訓态度的,如果難訓真的有心改革,陶庸就會提前做好相應準備,或者也有可能幹脆轉向難諄。
回到帳中,洗澡水已經燒好了,難訓向狐蠻蠻發出了共浴的邀請。
狐蠻蠻對他的昏君做派不敢茍同,生怕兩人擦槍走火,影響了白天難訓處理軍務的精神。于是他還是保持狐貍形态跳進浴桶,難訓洗澡,他就自己玩水,倒也相安無事。
狐蠻蠻的毛離水甩甩就幹了,但難訓還要用炭盆烘頭發。狐蠻蠻化人,讓難訓躺在他的腿上,一邊幫他散開頭發,一邊有些心不在焉。
他還不太拿得準應不應該把自己的猜想告訴難訓,正思索間,難訓擡眼看看他,道:“怎麽心事重重似的,不高興麽?”
狐蠻蠻不知如何回答。
難訓想了想,道:“不會還在因為剛才的事生氣吧?那你心眼兒可夠小的。”
“有你這樣說話的嗎,不生氣都被你惹生氣了。”狐蠻蠻頓了頓,道,“不過,八郎,白澤給你的三本書裏究竟寫的是什麽?”
這個狐蠻蠻在原書裏還真沒明确寫,他倒是挺好奇的。
難訓道:“一本是兵書,還有兩本是空白的。”
“空白的?”
“是啊,先生究竟有何深意,我到現在也沒想明白。不過兵書是本好兵書,沒有它,我也不會有現在的成就。”
狐蠻蠻垂眸看着他。
難訓趕緊找補道:“沒有你,我也不會有現在的成就,更不會如此幸福。”
狐蠻蠻這才滿意地微微一笑,随即正色道:“我有件事和你說。”
聽完狐蠻蠻的講述,難訓盯着帳篷頂沉默許久,道:“其實父皇也有此意。只是那些士族樹大根深,并非一兩代君王就可以連根拔起的。所以父皇對他們的争鬥只能不問不管,但這已經是邁出第一步了。”
“那你呢,你要邁出下一步嗎?”狐蠻蠻緊接着問。
難訓一時不語。
狐蠻蠻有些失望道:“你這樣的出身,注定無法理解普通人的艱難。”
“說得像你的出身有多低似的,狐王。”難訓和他十指相扣,道,“我的确想過。其實最難的不是打壓士族的勢力,而是要破壞舊的等級制度,就需要樹立新的等級制度。可是這個新的等級制度究竟應該是什麽,我卻想不出頭緒。”
狐蠻蠻知道,這時候說什麽“人人平等”都是屁話,他沒那麽天真,于是道:“不着急,我相信你能想出來的。那嵇安這件事你怎麽打算?”
難訓道:“如果太師在意這個,我裝給他看也不難。”
“裝不了了。”狐蠻蠻道,“你忘了戚善的事了嗎?”
難訓眉心一動,道:“你是說仁悔......”
狐蠻蠻搖頭道:“倒也未必。如果陶臻知道他父親的想法,陶庸也不必再安排一個嵇安在你身邊了。”
“嗯......”難訓往狐蠻蠻身上蹭了蹭,道,“困了,先睡吧,明天再想。”
“好。”
等了一會兒,難訓還沒動,狐蠻蠻抖了下腿,道:“起來啊。”
難訓伸手道:“起不來了,抱我。”
*
戚善正在運送第一批煤炭去斡都。
今晚,他帶着駝隊宿在敖陽驿,睡前戚善照例檢查了一遍所有駝車和人員的情況,再确認明天行進的路線和時間,這才放心地回房休息。
然而剛走到門口,守衛便告訴他有貴客到訪。
“什麽貴客?”戚善蹙眉道,“你們已經讓他進屋了?”
守衛為難道:“大人進去看看吧,卑職等不敢阻攔。”
戚善入內時,蒼泗正背對着他,負手欣賞牆上的一幅畫。他穿着常服,戚善也看不出他是太監,于是帶着防備道:“在下戚善,不敢動問尊姓大名。”
蒼泗轉過身來,将官牒拿給他看,道:“戚大人客氣了,咱家可不敢當。”
“原來是館驿使大人。”戚善拱手道,“失敬。”
蒼泗側身示意道:“戚大人請坐。咱家厚着臉皮耽擱大人片刻,大人切勿怪罪。”
戚善笑了笑,道:“豈敢豈敢,大人言重了。”
二人落座,蒼泗倒了兩杯茶,放在彼此面前,道:“深夜叨擾,咱家也是于心不安。只是咱家算算時辰,想着戚大人應該是明日才到敖陽驿,沒想到咱家還是來晚了。”
戚善道:“原該是明日到,但路上走得快了些。”
“可見戚大人勤勉。”蒼泗笑道,“那麽咱家就不多耽誤時間了。咱家此來首先是想問問戚大人,展州的煤礦稅收幾何啊?”
戚善只以為蒼泗作為館驿使,不過是要問問他這一路經過的那些館驿的情況,可不成想蒼泗竟然沒來由地忽然問起這個。他眼神微微一閃,如實道:“王爺說煤稅累民,概于豁免。”
“是嗎。”蒼泗頓了頓,很快又笑起來,“看來王爺當真是愛民如子。”
戚善實在不明白他的用意,便也不多說,只是笑着點點頭。
蒼泗又道:“那大人這一路行來,經過的那些館驿情況如何?”
這才是問到了他該問的事情上,戚善微微放松些,把大致見聞說了一遍。
兩人略微聊了一會兒,氣氛逐漸緩和,蒼泗又給戚善倒了杯茶,忽道:“戚大人祖籍何方啊?”
戚善道:“在下家鄉在卓州。”
“哦......”蒼泗道,“咱家聽聞閡化有個戚氏,小有名望,還以為戚大人來自那裏。”
戚善抿了抿唇,道:“在下只是奴仆出身,并非閡化戚氏。”
蒼泗十分感同身受道:“英雄不問出處,戚大人且寬心。要說出身,咱家又何嘗高貴了?”
聽他這樣說,戚善不由得生出幾分親切來,道:“大人所言甚是。”
蒼泗用腳把火盆撥得近些,烤着火道:“雖然話是這樣說,可一想到這些,咱家身上還是寒浸浸的。出身不好的人,要往上爬,那可真是得拼出去半條命。即使如此,也未必能夠到那些龍血鳳髓的邊。”
戚善沉默地捏着茶盞轉動。
蒼泗嘆氣道:“咱家一時失言,倒平白惹得戚大人傷懷。也罷,大人只當咱家沒說過這些,咱家告辭了。”
他站了起來,慢慢走出去兩步,戚善出聲叫住了他。
“大人想說什麽,不妨直言。”
蒼泗停下,嘴角緩緩上揚。
本站無彈出廣告,永久域名( xbanxia.com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