箕裘其一
關燈
小
中
大
箕裘其一
父子二人這樣相對而坐,就像難訓小時候一樣,皇帝教他下棋,先皇後就在邊上吃水果,時不時喂皇帝和難訓一口,氣氛其樂融融。
他們都想到了這個場景,皇帝不由得往空蕩蕩的旁邊看了一眼,眼神暗淡了一瞬。
難訓道:“回禀父皇,這個令牌是他不慎遺失的,兒臣也不知為何會出現在館驿。兒臣所言句句屬實,請父皇明察。”
皇帝定一定神,又道:“你帶了娈寵出征?”
這件事要撒謊是不可能的,軍中見過狐蠻蠻的人太多,紙包不住火。如果狐蠻蠻只是一個男寵,這的确不合适。可要是說他幫上了忙,又有讓自己的男寵幹預軍務之嫌,畢竟狐蠻蠻沒有一官半職。
兩種選擇斟酌利弊,難訓只好選了前者,承認自己是色令智昏。
皇帝嚴肅道:“這樣的事,不能再有下次。你是三軍主帥,豈可如此沉溺于兒女私情,引得衆将士心生不平。”
難訓連忙低頭道:“是,兒臣知罪,今後再也不敢了。”
皇帝繼續問:“你府裏的典軍董琛并未随你出征,可他久不歸家,杳無音信。你是否知情?”
難訓道:“兒臣不知。董琛新婚,兒臣就沒有讓他随軍,後來也并未給他任何差遣。”
皇帝的問題越來越尖銳。
“扈振和監察禦史褚愔遇害,又是怎麽回事?”
難訓道:“這個兒臣也不知。”
“那麽褚愔在白馬軍查到了什麽?”
一句句迫問接踵而至,并不給難訓半點喘息的餘地。
難訓硬着頭皮一問三不知。
皇帝倒是氣笑了,他擱下棋子,道:“那你知道些什麽,都告訴朕。”
難訓把辛城驿的事和蒼泗從狐蠻蠻身上發現驿券的事都如實說了,只隐去了和狐蠻蠻的真實身份有關的部分。又說起扈振之死的疑點,懷疑九王還有同黨,或是有人在中間渾水摸魚。
皇帝靜靜聽完,靠在椅背上看着難訓,眼神中含了一點憐憫,道:“事實若果真如此,你也是受委屈了。難怪看你瘦了,于戰事之外還要操心這些。”
皇帝如此溫和,讓難訓十分意外。他本做好了面對疾言厲色的準備,此時面對皇帝捉摸不定的态度,他反倒更加忐忑了,只好道:“兒臣多謝父皇體恤。”
皇帝沒再追問他,而是叫進門口的太監,道:“文肅來了嗎?”
太監道:“回禀陛下,文将軍正在門外等候。”
“讓他進來。”
文肅入內叩拜,皇帝給他賜了座,道:“你的傷可好全了?”
文肅道:“謝陛下關懷,微臣已經痊愈。”
皇帝含笑看着他,道:“朕上次見你,你才十六七歲。如今長高了不少,身量也壯了。”
文肅恭敬道:“陛下還是和幾年前一樣精神矍铄,是社稷之福。”
皇帝看向難訓,道:“你們從小一起長大,雖是表兄弟,感情卻也不亞于親兄弟。”
難訓道:“是,兒臣和燕渡手足情深。”
“手足情深。”皇帝意味深長地重複這四個字。片刻的沉默讓難訓和文肅的心懸到了嗓子眼,他們對視一眼,只覺遍體生寒。
皇帝又從裝令牌的小盒子裏拿出一張紙,放在難訓面前,道:“那他與元戎暗通款曲,達成密約,你也絲毫不知?”
文肅腦中嗡的一響,當即起身跪下,額頭滲出冷汗。
難訓也是心髒狂跳,強作鎮定地閱讀紙上的內容。這是一封信,是文肅寫給元戎主将绛崎施的,難訓非常清楚,這就是文肅的筆跡。
壞就壞在這裏,文肅當時的确做了這樣的事,可他是被狐白白的妖法蠱惑,并非出于本心,難訓不能出賣他,只得盡力維護文肅,道:“父皇,這信的字跡的确是燕渡的,但是字跡可以模仿,不能當做鐵證。兒臣與燕渡相識多年,知道他的秉性,他不會做這樣的事,也不必去做。”
皇帝不理會他的解釋,轉頭盯着文肅,道:“朕給你坦白的機會。可你要記得,欺君是死罪。”
文肅伏在地上,冷汗涔涔,眼珠飛快轉動,心裏只想着,難訓現在已經身陷冤案之中,焦頭爛額,自己萬萬不能再連累他。也只有保住了難訓,他才有轉圜的餘地。
打定了主意,文肅叩首道:“陛下恕罪!微臣,的确寫了這封信。”
難訓閉了閉眼睛。
“可是微臣也是受了妖法蠱惑,才會行此昏聩之舉,實非本意,懇請陛下明鑒!”
皇帝緊接着問:“八王是否知道此事?”
“不,王爺什麽也不知道。”文肅咬牙道,“後來妖法失效,微臣恢複神智,便斷了與元戎的來往,微臣也沒有做出不可挽回的錯事來,陛下明鑒,陛下明鑒!”
皇帝道:“也就是說,你只是和元戎有信件來往,其餘的什麽也沒做?”
“是,是。”
皇帝的目光有意無意地從難訓臉上劃過,道:“那這妖法是從何而來,又是怎樣失效的?”
難訓起身跪在文肅身邊,道:“回禀父皇,妖法來自九王身邊的那只狐貍,它不光害了燕渡,還有董子堅!至于是怎樣失效的......”
難訓頓了頓,道:“兒臣不知,或許是妖法本身就有時限。”
時間仿佛突然變得十分緩慢,每一秒對難訓和文肅都是漫長的煎熬。皇帝靜了片刻,緩緩道:“可有人告訴朕,元戎人沒少為你們做事。你們把到手的贓物先交給元戎,分給他們一些好處,再假裝搶回來,如此記入軍費賬簿之中,不留半點痕跡。”
難訓剛要說什麽,皇帝又道:“扈振出事那天,他不正是才從元戎兵手裏劫奪了糧饷嗎?不巧監察禦史到來,發現那些元寶底下刻着羯邏國的國名。當時他還俘虜了幾個元戎兵,也一并帶上了,可惜這幾人已經和扈振一起死在伏擊中。”
難訓和文肅遽然一驚,他們立刻明白了,這是要把扈振和監察禦史的死也嫁禍在他們身上,坐實這項罪名!
現在,事情就變成了他們兩人同謀,與元戎勾結,還殺扈振和元戎俘虜滅口。而這件事由于文肅之前的确和元戎有過信件來往,真假摻半,就顯得更加可信。
至于他們解釋的妖法......哪來的證據?這封書信倒是實打實的證據。
可是......到手的贓物?什麽贓物?
*
難訓進宮去了,狐蠻蠻這會兒也沒閑着。他一邊聽着難訓那邊的情況,一邊抓緊時間做了兩道小菜,還做了難訓最愛吃的油焖大蝦,天一擦黑,他就出了王府,來到太師府。狐蠻蠻下午見過狐小一和狐小七,這兩只小狐貍之前原本也想混進太師府看看,但狐蠻蠻還是不太放心它們,怕它們打草驚蛇,于是把它們攔下了。
狐蠻蠻特地準備了一件衣服,用布包好,讓傅光幫他綁在身上。他個頭小,直接藏在太師府清運垃圾的馬車裏就混進去了。這一關過得容易,接下來才是最難的,他對太師府不熟,還要躲着人,全程膽戰心驚,努力嗅聞府中的各種氣味,豎起耳朵分辨所有嘈雜的聲音。
狐蠻蠻的計劃是先找到陶庸的卧房和書房,也許能撞見陶庸和別人密謀,或是發現書信之類的物證。他還有一點小小的希望,也許董琛就被陶庸關在府中。
太師府很大,時不時有衛隊巡邏,狐蠻蠻幾次險些被發現,都被他機靈地躲了過去。不知不覺,狐蠻蠻來到內院,循着濃重的書墨香氣找到了陶庸的書房。
內院有女眷,侍衛很少,陶庸現在不在書房裏,門口就無人把守,只是上了鎖,狐蠻蠻跳窗進去,化成人形,穿上衣服,開始在書房裏翻找。他沒有點燈,但他的法力已經能夠讓他在黑暗裏看得清楚。
陶庸的書桌上主要是一些六部的文書,既然難訓的案子和錢關聯最大,狐蠻蠻就找到了戶部的文書,着重查看。
最醒目的,是難訓剛奪得的勘州和通州送來的賬簿,狐蠻蠻用法力把每一頁的內容牢牢刻在心裏。他繼續往下翻,翻出了一本展州煤礦的稅收賬簿。
狐蠻蠻眉心微蹙,看着上面白紙黑字的稅收款項,他分明又記得難訓和他說過,展州的煤礦根本沒有收稅!
賬簿和難訓,狐蠻蠻當然相信後者。可既然沒收稅,這賬簿又是哪兒來的?莫非是陶庸僞造的?他怎麽會......
戚善!
狐蠻蠻睜大了眼睛。
管理展州煤礦的不就是戚善嗎!戚善雖然是陶臻的人,可他也是從太師府出來的啊!
狐蠻蠻立刻把此事告訴了難訓。
這可是證據,天大的證據!
天黑了,禦書房掌上了燈,皇帝傳了膳在書房吃。
難訓和文肅這會兒還跪在皇帝面前。難訓稱白馬軍得的那些額外補貼都是來自他自己的俸祿,皇帝就要他們把上一次的補貼一五一十說清楚,大概多少錢,分別用在了哪些地方,除了錢還有哪些物品等等。
難訓出征後,白馬軍的事都是文肅在管,他這會兒鎮定下來,正慢慢說着,難訓突然擡頭,目光灼灼道:“父皇!兒臣請旨搜查太師府!”
本站無彈出廣告,永久域名( xbanxia.com )
父子二人這樣相對而坐,就像難訓小時候一樣,皇帝教他下棋,先皇後就在邊上吃水果,時不時喂皇帝和難訓一口,氣氛其樂融融。
他們都想到了這個場景,皇帝不由得往空蕩蕩的旁邊看了一眼,眼神暗淡了一瞬。
難訓道:“回禀父皇,這個令牌是他不慎遺失的,兒臣也不知為何會出現在館驿。兒臣所言句句屬實,請父皇明察。”
皇帝定一定神,又道:“你帶了娈寵出征?”
這件事要撒謊是不可能的,軍中見過狐蠻蠻的人太多,紙包不住火。如果狐蠻蠻只是一個男寵,這的确不合适。可要是說他幫上了忙,又有讓自己的男寵幹預軍務之嫌,畢竟狐蠻蠻沒有一官半職。
兩種選擇斟酌利弊,難訓只好選了前者,承認自己是色令智昏。
皇帝嚴肅道:“這樣的事,不能再有下次。你是三軍主帥,豈可如此沉溺于兒女私情,引得衆将士心生不平。”
難訓連忙低頭道:“是,兒臣知罪,今後再也不敢了。”
皇帝繼續問:“你府裏的典軍董琛并未随你出征,可他久不歸家,杳無音信。你是否知情?”
難訓道:“兒臣不知。董琛新婚,兒臣就沒有讓他随軍,後來也并未給他任何差遣。”
皇帝的問題越來越尖銳。
“扈振和監察禦史褚愔遇害,又是怎麽回事?”
難訓道:“這個兒臣也不知。”
“那麽褚愔在白馬軍查到了什麽?”
一句句迫問接踵而至,并不給難訓半點喘息的餘地。
難訓硬着頭皮一問三不知。
皇帝倒是氣笑了,他擱下棋子,道:“那你知道些什麽,都告訴朕。”
難訓把辛城驿的事和蒼泗從狐蠻蠻身上發現驿券的事都如實說了,只隐去了和狐蠻蠻的真實身份有關的部分。又說起扈振之死的疑點,懷疑九王還有同黨,或是有人在中間渾水摸魚。
皇帝靜靜聽完,靠在椅背上看着難訓,眼神中含了一點憐憫,道:“事實若果真如此,你也是受委屈了。難怪看你瘦了,于戰事之外還要操心這些。”
皇帝如此溫和,讓難訓十分意外。他本做好了面對疾言厲色的準備,此時面對皇帝捉摸不定的态度,他反倒更加忐忑了,只好道:“兒臣多謝父皇體恤。”
皇帝沒再追問他,而是叫進門口的太監,道:“文肅來了嗎?”
太監道:“回禀陛下,文将軍正在門外等候。”
“讓他進來。”
文肅入內叩拜,皇帝給他賜了座,道:“你的傷可好全了?”
文肅道:“謝陛下關懷,微臣已經痊愈。”
皇帝含笑看着他,道:“朕上次見你,你才十六七歲。如今長高了不少,身量也壯了。”
文肅恭敬道:“陛下還是和幾年前一樣精神矍铄,是社稷之福。”
皇帝看向難訓,道:“你們從小一起長大,雖是表兄弟,感情卻也不亞于親兄弟。”
難訓道:“是,兒臣和燕渡手足情深。”
“手足情深。”皇帝意味深長地重複這四個字。片刻的沉默讓難訓和文肅的心懸到了嗓子眼,他們對視一眼,只覺遍體生寒。
皇帝又從裝令牌的小盒子裏拿出一張紙,放在難訓面前,道:“那他與元戎暗通款曲,達成密約,你也絲毫不知?”
文肅腦中嗡的一響,當即起身跪下,額頭滲出冷汗。
難訓也是心髒狂跳,強作鎮定地閱讀紙上的內容。這是一封信,是文肅寫給元戎主将绛崎施的,難訓非常清楚,這就是文肅的筆跡。
壞就壞在這裏,文肅當時的确做了這樣的事,可他是被狐白白的妖法蠱惑,并非出于本心,難訓不能出賣他,只得盡力維護文肅,道:“父皇,這信的字跡的确是燕渡的,但是字跡可以模仿,不能當做鐵證。兒臣與燕渡相識多年,知道他的秉性,他不會做這樣的事,也不必去做。”
皇帝不理會他的解釋,轉頭盯着文肅,道:“朕給你坦白的機會。可你要記得,欺君是死罪。”
文肅伏在地上,冷汗涔涔,眼珠飛快轉動,心裏只想着,難訓現在已經身陷冤案之中,焦頭爛額,自己萬萬不能再連累他。也只有保住了難訓,他才有轉圜的餘地。
打定了主意,文肅叩首道:“陛下恕罪!微臣,的确寫了這封信。”
難訓閉了閉眼睛。
“可是微臣也是受了妖法蠱惑,才會行此昏聩之舉,實非本意,懇請陛下明鑒!”
皇帝緊接着問:“八王是否知道此事?”
“不,王爺什麽也不知道。”文肅咬牙道,“後來妖法失效,微臣恢複神智,便斷了與元戎的來往,微臣也沒有做出不可挽回的錯事來,陛下明鑒,陛下明鑒!”
皇帝道:“也就是說,你只是和元戎有信件來往,其餘的什麽也沒做?”
“是,是。”
皇帝的目光有意無意地從難訓臉上劃過,道:“那這妖法是從何而來,又是怎樣失效的?”
難訓起身跪在文肅身邊,道:“回禀父皇,妖法來自九王身邊的那只狐貍,它不光害了燕渡,還有董子堅!至于是怎樣失效的......”
難訓頓了頓,道:“兒臣不知,或許是妖法本身就有時限。”
時間仿佛突然變得十分緩慢,每一秒對難訓和文肅都是漫長的煎熬。皇帝靜了片刻,緩緩道:“可有人告訴朕,元戎人沒少為你們做事。你們把到手的贓物先交給元戎,分給他們一些好處,再假裝搶回來,如此記入軍費賬簿之中,不留半點痕跡。”
難訓剛要說什麽,皇帝又道:“扈振出事那天,他不正是才從元戎兵手裏劫奪了糧饷嗎?不巧監察禦史到來,發現那些元寶底下刻着羯邏國的國名。當時他還俘虜了幾個元戎兵,也一并帶上了,可惜這幾人已經和扈振一起死在伏擊中。”
難訓和文肅遽然一驚,他們立刻明白了,這是要把扈振和監察禦史的死也嫁禍在他們身上,坐實這項罪名!
現在,事情就變成了他們兩人同謀,與元戎勾結,還殺扈振和元戎俘虜滅口。而這件事由于文肅之前的确和元戎有過信件來往,真假摻半,就顯得更加可信。
至于他們解釋的妖法......哪來的證據?這封書信倒是實打實的證據。
可是......到手的贓物?什麽贓物?
*
難訓進宮去了,狐蠻蠻這會兒也沒閑着。他一邊聽着難訓那邊的情況,一邊抓緊時間做了兩道小菜,還做了難訓最愛吃的油焖大蝦,天一擦黑,他就出了王府,來到太師府。狐蠻蠻下午見過狐小一和狐小七,這兩只小狐貍之前原本也想混進太師府看看,但狐蠻蠻還是不太放心它們,怕它們打草驚蛇,于是把它們攔下了。
狐蠻蠻特地準備了一件衣服,用布包好,讓傅光幫他綁在身上。他個頭小,直接藏在太師府清運垃圾的馬車裏就混進去了。這一關過得容易,接下來才是最難的,他對太師府不熟,還要躲着人,全程膽戰心驚,努力嗅聞府中的各種氣味,豎起耳朵分辨所有嘈雜的聲音。
狐蠻蠻的計劃是先找到陶庸的卧房和書房,也許能撞見陶庸和別人密謀,或是發現書信之類的物證。他還有一點小小的希望,也許董琛就被陶庸關在府中。
太師府很大,時不時有衛隊巡邏,狐蠻蠻幾次險些被發現,都被他機靈地躲了過去。不知不覺,狐蠻蠻來到內院,循着濃重的書墨香氣找到了陶庸的書房。
內院有女眷,侍衛很少,陶庸現在不在書房裏,門口就無人把守,只是上了鎖,狐蠻蠻跳窗進去,化成人形,穿上衣服,開始在書房裏翻找。他沒有點燈,但他的法力已經能夠讓他在黑暗裏看得清楚。
陶庸的書桌上主要是一些六部的文書,既然難訓的案子和錢關聯最大,狐蠻蠻就找到了戶部的文書,着重查看。
最醒目的,是難訓剛奪得的勘州和通州送來的賬簿,狐蠻蠻用法力把每一頁的內容牢牢刻在心裏。他繼續往下翻,翻出了一本展州煤礦的稅收賬簿。
狐蠻蠻眉心微蹙,看着上面白紙黑字的稅收款項,他分明又記得難訓和他說過,展州的煤礦根本沒有收稅!
賬簿和難訓,狐蠻蠻當然相信後者。可既然沒收稅,這賬簿又是哪兒來的?莫非是陶庸僞造的?他怎麽會......
戚善!
狐蠻蠻睜大了眼睛。
管理展州煤礦的不就是戚善嗎!戚善雖然是陶臻的人,可他也是從太師府出來的啊!
狐蠻蠻立刻把此事告訴了難訓。
這可是證據,天大的證據!
天黑了,禦書房掌上了燈,皇帝傳了膳在書房吃。
難訓和文肅這會兒還跪在皇帝面前。難訓稱白馬軍得的那些額外補貼都是來自他自己的俸祿,皇帝就要他們把上一次的補貼一五一十說清楚,大概多少錢,分別用在了哪些地方,除了錢還有哪些物品等等。
難訓出征後,白馬軍的事都是文肅在管,他這會兒鎮定下來,正慢慢說着,難訓突然擡頭,目光灼灼道:“父皇!兒臣請旨搜查太師府!”
本站無彈出廣告,永久域名( xbanxia.com )